天净沙 题画 其一 惜花春早起

霜天晓角声残。霞绡雪缕衣单。依约宫黄画浅。小梅开遍。

咏花人倚阑干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清晨赏梅的唯美画面,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传递出细腻的情感。

上片写景:清晨的霜天里,报晓的号角声渐渐消散(暗示天色刚亮)。天边朝霞像轻纱一样,梅花枝条如雪丝般纤细,在寒意中显得单薄。这里用"霞绡雪缕"的比喻,把朝霞和梅枝写得既美丽又脆弱。

下片转写人:隐约看见女子浅浅地描画着宫妆(说明她起得很早)。此时小梅花已经开遍枝头。一个爱花的人正倚着栏杆,静静欣赏这美景。"咏花人"三个字点明主题——这是个懂得珍惜春光、为花早起的人。

全词妙在: 1. 时间感很强:从"晓角声残"到"小梅开遍",完整呈现了清晨的时光流动 2. 画面有层次:先远景(霜天、霞光),再近景(梅枝、妆容),最后聚焦到人物 3. 情感含蓄:不直接说"多爱花",而用"春早起""倚阑干"的动作来体现

就像现在有人特意早起看日出拍照一样,这首词写的就是古人版的"为美好事物早起"的生活情趣,传递出对自然美的珍视和细腻的生活态度。

杨慎

杨慎(1488~1559)明代文学家,明代三大才子之首。字用修,号升庵,后因流放滇南,故自称博南山人、金马碧鸡老兵。杨廷和之子,汉族,四川新都(今成都市新都区)人,祖籍庐陵。正德六年状元,官翰林院修撰,豫修武宗实录。武宗微行出居庸关,上疏抗谏。世宗继位,任经筵讲官。嘉靖三年,因“大礼议”受廷杖,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。终明一世记诵之博,著述之富,慎可推为第一。其诗虽不专主盛唐,仍有拟右倾向。贬谪以后,特多感愤。又能文、词及散曲,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。著作达百余种。后人辑为《升庵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