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侯寿
律管岁寒深,梅花春意早。
君侯应嘉祥,俊逸固倾倒。
直气与众殊,孤标能自保。
蔼然仁者心,慕悦古之道。
视民犹视已,重贤如至宝。
儿孙冀传习,诗书人伦讨。
忠鲠拟力辅,奸巧期痛扫。
舍积有休徵,天锡永难老。
君侯应嘉祥,俊逸固倾倒。
直气与众殊,孤标能自保。
蔼然仁者心,慕悦古之道。
视民犹视已,重贤如至宝。
儿孙冀传习,诗书人伦讨。
忠鲠拟力辅,奸巧期痛扫。
舍积有休徵,天锡永难老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《梁侯寿》是一首祝寿诗,用梅花、松柏等意象赞美寿星梁侯的高尚品格和政绩。全诗可分为三层:
第一层(前四句)用自然景物起兴。诗人说律管(古代测气候的竹管)刚测到深冬,梅花却已提前绽放春意——这暗喻梁侯虽然年岁已高(岁寒),但精神如早春梅花般充满活力。"君侯"两句直接点题:您天生带着吉祥气质,潇洒风度让人倾倒。
第二层(中间八句)具体描写梁侯的品德。先说他的与众不同:有松柏般的正直气节(孤标自保),又有仁爱之心,崇尚古代圣贤之道。接着写他为政特点:把百姓当作自己一样爱护,像珍惜珍宝般重视贤才。再写他对儿孙的期望:希望后代研习诗书、传承人伦道德。最后写他的政治抱负:要全力辅佐朝政,扫除奸邪小人。
第三层(最后两句)回归祝寿主题。诗人说梁侯积累的善行已显现吉兆(休徵),因此上天赐予他永不衰老的福寿。这里把长寿归因于德行,使赞美更显深刻。
全诗妙在三个结合:一是写景与写人结合,用梅花喻人;二是品德与政绩结合,展现儒家理想官员形象;三是祝寿与劝勉结合,既庆贺当下,又寄望未来。语言上善用对比(岁寒/春早、忠鲠/奸巧),读来既有松梅的清雅,又含祝寿的喜庆。
许衡
(1209—1281)怀孟河内人,字仲平,号鲁斋。性嗜学。从姚枢得宋二程及朱熹著作,居苏门,与枢及窦默相讲习,以行道为己任。宪宗四年,忽必烈召为京兆提学,及即位,授国子祭酒。至元二年,命议事中书省,乃上疏言事。谓“北方之有中夏者,必行汉法乃能长久”,并指出欲使“累朝勋旧改从亡国之俗”,阻力必大。多奏陈,然其言多秘,世罕得闻。又定朝仪、官制。拜中书左丞,劾阿合马专权罔上,蠹政害民。改授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,选蒙古子弟教之。又领太史院事,与郭守敬修《授时历》成。以疾归。卒谥文正。有《读易私言》、《鲁斋遗书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