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使封王,次宜春驿

微宦淹留鬓已斑,此心长忆旧林泉。不因列土封千乘,
争得衔恩拜二天。云断自宜乡树出,月高犹伴客心悬。
夜来梦到南台上,遍看江山胜往年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官员在外奔波多年,头发都白了,但心里一直惦记着家乡的山水田园。他感慨说,要不是因为接受了朝廷的封赏("列土封千乘"指受封领地和高官),哪有机会带着皇恩("拜二天"指代皇帝)在外为官呢?

抬头看云散开时,仿佛能望见家乡的树;深夜月亮高挂,就像他悬着的一颗游子心。最动人的是结尾:昨晚做梦回到家乡的高台(南台),发现眼前的江山比记忆里更美了——这里藏着两层心思:一是离家太久,记忆中的家乡都模糊了;二是年纪大了,终于懂得欣赏家乡的美好。

全诗用"云断""月高"这些自然景象,巧妙地把一个中年官员的乡愁、仕途感慨和人生领悟都揉在一起。最妙的是最后借梦说真话:年轻时拼命追求功名,老了才发现最珍贵的其实是当初看惯的家乡风景。这种"走过千山万水才懂平凡可贵"的感悟,到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。

翁承赞

翁承赞(859~932) 字文尧(一作文饶),晚年号狎鸥翁,莆阳兴福里竹啸庄(今北高镇竹庄村)人。翁氏为礼乐名家,东南茂族,其先京兆人也。曾祖何,官检校右散骑常侍;祖则,官大理司直;父巨隅,荣王府咨议参军,赠光禄少卿,累迁少府监,居兴福里,见其地“前有海水朝宗,后有竹林环荫”,遂名其乡“竹啸翁庄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