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和夏日晚景应诏

辇路夹垂杨,离宫通建章。日落横峰影,云归起夕凉。
雕轩动流吹,羽盖息回塘。薙草生还绿,残花落尚香。
青岩类姑射,碧涧似汾阳。幸属无为日,欢娱尚未央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好的,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分析,希望您能满意:

这首诗是描述夏日晚景的应诏之作,可以理解为皇帝出题让臣子作诗,臣子以此夏日傍晚的景色为题材进行创作。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。

首句,“辇路夹垂杨”,描述了皇家的道路两旁杨柳低垂,展现了一个优雅宁静的环境。接下来的“离宫通建章”,描绘了离宫与建章宫的通道,显示了皇家建筑的壮丽和宏伟。

三四句,“日落横峰影,云归起夕凉”,描述了太阳落山的景象,余晖照亮了山峰的影子,云彩聚集带来夜晚的凉爽。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,也预示着一天即将结束,夜晚的到来。

第五六句,“雕轩动流吹,羽盖息回塘”,描绘了一种细致入微的景象。精致的轩窗被微风吹动,犹如羽毛制成的车盖在回转的池塘边停留。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感受。

七八句,“薙草生还绿,残花落尚香”,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修剪过的草地依然充满生机,凋谢的花朵仍留下余香。这体现了生命的坚韧和美好。

最后两句,“青岩类姑射,碧涧似汾阳。幸属无为日,欢娱尚未央。”诗人将青色的岩石比作姑射山(传说中的仙境),碧绿的溪流比作汾阳江。能够生活在这样的日子里,欢乐还未结束。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夏日傍晚的自然景色和皇家建筑的壮丽,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。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大自然的魅力。

杨师道

杨师道(?-647年),字景猷,弘农华阴(今陕西华阴)人,唐朝宰相,中书令杨恭仁之弟。杨师道出身弘农杨氏观王房,隋亡后投奔唐朝,拜上仪同、驸马都尉,娶桂阳公主为妻,后出任灵州总管,多次击退突厥入侵。历任吏部侍郎、太常卿,封安德郡公。636年(贞观十年),杨师道升任侍中。639年(贞观十三年),又改任中书令。李承乾谋反案后,被罢为吏部尚书。唐太宗东征时,杨师道暂代中书令,不久又罢为工部尚书。647年(贞观二十一年),杨师道病逝,追赠吏部尚书、并州都督,谥号懿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