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写的是战乱之后,诗人寄居在寺庙里观赏牡丹的情景,字里行间透露出复杂的情感。
开头"乱后寄僧居"直接点明背景:社会动荡之后,诗人暂时在寺庙安身。看牡丹时,他却感到"恨有馀"——明明花很美,心里却充满遗憾。这种矛盾感很真实,就像我们遇到美景时,若心事重重也难以真正开心。
中间四句用非常生动的比喻描写牡丹:香气适合安静欣赏(像内向的人),姿态像即将分别的情人(带着不舍)。花朵浓密红艳相互映照,连栏杆上的彩绘都比不上它的美。这里诗人用"闲静立""别离初"等拟人手法,让牡丹有了人的性格和情感。
最后两句最有意思:牡丹即使被狂风吹落,也和山野之人最疏远(暗指牡丹天生高贵)。这里"狂风"可能象征战乱,而牡丹的品格就像某些清高之士,即便遭遇逆境也不改本色。诗人表面写花,实则可能寄托了自己在乱世中坚守节操的心志。
全诗妙在将战乱背景、寺庙环境、牡丹之美和诗人情怀自然融合,用赏花这件小事,写出了大时代下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。
王驾
王驾(851~ ),唐代诗人,一说字大用,诰命守素先生,河中(今山西永济)人。大顺元年(890)登进士第,仕至礼部员外郎。后弃官归隐。与郑谷、司空图友善,诗风亦相近。其绝句构思巧妙,自然流畅。司空图《与王驾评诗书》赞曰:“今王生者,寓居其间,浸渍益久,五言所得,长于思与境偕,乃诗家之所尚者。”生平见《唐诗纪事》卷六三、《唐才子传》卷九。有《王驾诗集》六卷,已佚。《全唐诗》存诗六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