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雄城楼

汉初开郡出南夷,万壑千岩足崄巇。
天上斗牛应共域,人间江岭自分岐。
尉佗椎髻遗风俗,马援飞鸢堕水时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《南雄城楼》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南雄地区的壮丽山河与历史传奇,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:

一、地理风貌的壮阔感 开篇用"汉初开郡"点明南雄悠久历史,说这里是汉朝在南方开发的疆域。"万壑千岩"生动勾勒出岭南地区层峦叠嶂的险峻地形,就像用粗犷的笔触画了一幅山水画,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磅礴气势。

二、天地人间的空间感 "天上斗牛"指北斗星与牵牛星,诗人巧妙地说这些星辰与南雄同处一片天空,而人间的江河山岭却将南北分隔。这种对比既展现了天地辽阔,又暗含对地域差异的思考,就像现在人们常说的"同在一片蓝天下"的意境。

三、历史典故的厚重感 后两句藏着两个历史故事:尉佗(南越王)保留当地发髻习俗,体现对岭南文化的尊重;马援(东汉将军)征战时战船被飞鸢(风筝)击落的传说,暗喻征战艰难。这些典故不直接说破,却让历史画面跃然纸上,就像电影里的蒙太奇镜头,把不同时空的故事串联起来。

全诗最妙的是将险峻山水、星辰天地、历史传说融为一体,既展现南雄的地理特质,又赋予这片土地深厚的人文底蕴。就像一位老者站在城楼上,手指山河,为你娓娓道来这片土地的前世今生。

齐唐

(987—1074)越州会稽人,字祖之。齐廓弟。仁宗天圣八年进士。两应制科秘阁皆首选,两对策皆在第一。言论切直,遭排去。后以著作佐郎知富阳,改南雄州签判。会交趾进麒麟,唐据史传非之,众服其博识。以职方员外郎致仕,筑庐于少微山以居。有《学苑精英》、《少微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