摸鱼儿 夫子久客袁浦,赋此寄之。

对闲庭、翠深春老,纱窗轻报寒暖。天涯总有多情月,怎照个侬幽怨。

云一片。又耐听、潇潇细雨传更箭。画罗团扇。且谩扑流萤,休寻舞蝶,只恐晚晴变。

消疑处。谁把珠帘半卷,愁痕惟许蕉见。东风不解春无主,犹向碧荷零乱。

人自远。写尺素、遥遥那倩南来雁。银河隔岸。问万里姮娥,可曾留影,照彻寸肠断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词写的是一位女子在春天思念远方爱人的心情,情感细腻动人,像一封穿越时空的情书。

上片从庭院春色写起:翠绿的庭院已进入暮春,纱窗透进忽暖忽寒的风。这里用"春老"暗示时光流逝,而爱人未归。接着她埋怨:都说天涯共明月,可这月亮怎么照不亮我孤独的心?深夜听着细雨打更声,只能无聊地扑流萤、看团扇,连赏晚晴的心情都没有——这些日常细节生动展现了她百无聊赖的思念。

下片情感更深:半卷的珠帘外,芭蕉叶上仿佛都写着她的忧愁。春风不懂她失去爱人的痛苦,还在吹动荷叶。她想写信,可大雁也带不到那么远的地方。最后望着银河想象:月宫里的嫦娥啊,你的月光能否照见远方爱人,告诉他我肝肠寸断的思念?

全词妙在: 1. 用"春老""晚晴变"等自然变化暗示等待的煎熬 2. "扑流萤""看团扇"这些动作传神表现无聊 3. 把芭蕉、春风、荷叶都拟人化,让万物都染上相思 4. 结尾仰望银河的想象,把思念推向宇宙尺度

就像现代人说"你看的月亮我也在看",古人用更诗意的方式,把相思写得既日常又永恒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