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正宫】小梁州

春游晚归

玉壶春水浸晴霞,景物奢华。彩船歌管间琵琶,青旗挂,沽酒是谁家?【幺】夕阳一带山如画,数投林万点寒鸦。曲水边,孤山下,游人归去,明月管梅花。

分得金字

涌金门外小壶天,骏马金鞭。屏山金翠画龙眠,金莲啭,金柳曲阑边。【幺】金波满捧金杯劝,舞春风半趄金莲。金缕衣,金罗扇,五人金钏,醉上戗金船。

避暑即事

两峰晴翠插波光,十里横塘。画楼帘影挂斜阳,谁凝望,纨扇掩红妆。【幺】莲舟撑入荷花荡,拂天风两袖清香。酒醉归,月明上,棹歌齐唱,惊起锦鸳鸯。

访杜高士

杖藜十里听松声,隐隐相迎。飞来峰下树青青,添清兴,流水玉琴横。【幺】拂云同坐苔花磴,桂飘香满地金星。山影寒,天光净,野猿啼月,诗在冷泉亭。

雪晴诗兴

冰壶光浸水精寒,好景人间。暗香来处是孤山,寻梅惯,诗思压驴鞍。【幺】琼姬争卷珠帘看,画船中歌舞吹弹。明月残,白石烂,宝花楼阁,十二玉阑干。

湖山堂上醉题

渔翁蓑笠钓船孤,棹入蓬壶。湖山堂上柳千株,芭蕉绿,凉影翠扶疏。【幺】东坡旧日题诗处,喜无人任我歌呼。半醉时,秋山暮,一行白鹭,万朵锦芙蕖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曲子用生动的画面和明快的节奏,描绘了不同季节的江南美景和文人雅趣。全篇像一组风景明信片,每段一个独立场景,共同组成一幅多彩的生活画卷。

开篇"春游晚归"像用金粉绘制的黄昏图:晚霞倒映在酒壶般的湖面,彩船上的音乐声、酒旗在风中摇摆,构成富丽堂皇的春日黄昏。最妙的是结尾处游人散去,只剩下月亮照着梅花,热闹后的宁静格外动人。

"分得金字"这段像一场奢华的派对,八次重复"金"字却不显俗气。金杯、金莲、金扇子...这些闪烁的物件在歌舞中旋转,最后醉醺醺地登上描金船,把富贵享乐写得活灵活现。

"避暑即事"是夏日特写:荷花荡里的小船划开层层荷叶,带着满袖清香归来。最有趣的是月下齐唱渔歌时,突然惊起一对彩色鸳鸯,给静谧的夜晚添了生动一笔。

"访杜高士"这段最有文人气质。拄着藜杖听松涛,坐在青苔石凳上看桂花如金雨飘落。山影天光中,野猿的啼叫和冷泉亭的诗意相互呼应,展现古代文人追求的清雅境界。

最后"湖山堂上醉题"像酒后即兴创作。醉眼朦胧中,白鹭从万朵荷花中飞过,这种不加修饰的自然美,正是酒后半醉时最动人的发现。

全篇最大特点是"用眼睛写诗"。作者不直接抒情,而是通过彩船、金杯、荷花、桂花这些具体物件,通过晚霞、明月、山影等自然光影,让读者自己感受其中的愉悦。这种写法就像现代人用手机拍下美好瞬间,不做太多解释,让画面自己说话。

张可久

张可久(约1270~1348以后)字小山(一说名伯远,字可久,号小山)(《尧山堂外纪》);一说名张可久肖像(林晋生作)可久,字伯远,号小山(《词综》);又一说字仲远,号小山(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),庆元(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)人,元朝重要散曲家,剧作家,与乔吉并称“双壁”,与张养浩合为“二张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