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夕二首 其二

牵牛河东织女西,相望千古几时期。
夜深只恐天轮转,地底相逢未可知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用牛郎织女的故事讲了一个关于时间和命运的思考。

前两句说牛郎在河东、织女在河西,他们隔着银河相望了几千年,但真正能见面的日子却少得可怜。这里用"几时期"三个字,透露出对漫长等待的无奈。

后两句突然转换视角:夜深人静时,诗人担心天上的银河会转动("天轮转"),万一转到地底下去了,这对恋人岂不是要在地下相会?这个想象既浪漫又带着一丝不安——原本一年一度的七夕相会,现在连时间地点都变得不确定了。

全诗妙在把古老传说写出了新意:不仅写了牛郎织女不能常相守的遗憾,更通过"天轮转"的想象,表达了命运无常的感慨。就像现代人担心错过重要约会一样,诗人用"夜深只恐"四个字,生动展现了爱情中患得患失的心情。

赵雍

赵雍,元代书画家。字仲穆,湖州(今属浙江)人。父赵孟頫,故元翰林学士承旨,赠荣禄大夫,江浙等处中书省平章政事,赠魏国公,诣文敏。母管氏,赠魏国夫人。赵雍以父荫入仕,官至集贤待制、同知湖州路总管府事。书画继承家学,赵孟頫尝为幻住庵写金刚经未半,雍足成之,其联续处人莫能辨。妣刘氏,封归安县君,三子,凤,麟,燕;一女淑瑞 适钱塘崔复。擅山水,尤精人物鞍马,亦作界画。书善正、行、草,亦长篆书。精鉴赏。传世作品有《兰竹图》、《溪山渔隐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