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

动是经年隔,休教此夕孤。
玉律秋方半,银蟾影倍清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《中秋》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心境。让我们一起看看每一句诗的含义和背后的情感。

首句“动是经年隔”,意思是说,每次中秋团圆的时刻都像过了很多年一样,因为家人或朋友之间有着长久的分离。这里用“动是”来表达这种时间感,仿佛时光在流转中拉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。

第二句“休教此夕孤”,则表达了诗人在中秋之夜不希望独自一人度过的心情。虽然或许有思念和孤独,但诗人希望在这一天,无论是通过回忆还是想象,都能感受到温暖与陪伴。这句诗传递出一种渴望团聚的情感。

第三句“玉律秋方半”,这里的“玉律”指的是美好的音乐或雅乐,而“秋方半”则是说秋天刚刚过了一半。整个句子的意思是,即使是在秋天的一个普通的夜晚,也能感受到一种美好和和谐的氛围。这里暗示了中秋佳节不仅仅属于家人团聚的时刻,同时也是一个让人们感受到美好时光的时节。

最后一句“银蟾影倍清”,意思是满月的银光更加明亮清澈。在这里,诗人通过描写中秋的明月,表达了对这份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。月亮的清辉代表了中秋团圆、美好的象征。

整首诗通过对中秋月夜的描绘和感慨,表达了诗人对团圆和美好的向往和追求。即使在分离和孤独中,仍然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团圆的可贵。

许衡

(1209—1281)怀孟河内人,字仲平,号鲁斋。性嗜学。从姚枢得宋二程及朱熹著作,居苏门,与枢及窦默相讲习,以行道为己任。宪宗四年,忽必烈召为京兆提学,及即位,授国子祭酒。至元二年,命议事中书省,乃上疏言事。谓“北方之有中夏者,必行汉法乃能长久”,并指出欲使“累朝勋旧改从亡国之俗”,阻力必大。多奏陈,然其言多秘,世罕得闻。又定朝仪、官制。拜中书左丞,劾阿合马专权罔上,蠹政害民。改授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,选蒙古子弟教之。又领太史院事,与郭守敬修《授时历》成。以疾归。卒谥文正。有《读易私言》、《鲁斋遗书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