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半乐 夜趋剑阁,中途大雷雨侵,晨始抵宿处
暮天畏景将下,轻阴城郭,催唤雕鞍去。到万笏尖峰,晚凉佳处。
坏云渐展,狂飙骤发,片时丹嶂冥迷,绛河倾注。更迎面、砰轰震雷鼓。
闇中磴道曲折,蚁磨惊旋,马蹄愁误。怕小小、篮舆山灵留住。
乱流趋壑,崩厓转石,一肩稳载吟魂,等闲偷度。哓钟外、羊肠忍回顾。
卧想今夕,犯险虚劳,快心终阻。行不得、空惭鹧鸪语。
耐炎曦、休恨汗湿齐纨缕。还偻指、几日消烦暑。邵平瓜买青门路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词生动记录了作者夜半赶路去剑阁时遭遇雷雨的经历,充满惊险与感慨。
上片写出发和遇雨。傍晚从城里出发时天气尚好("轻阴城郭"),来到群峰耸立处("万笏尖峰")正觉凉爽,突然风云突变——乌云翻滚("坏云渐展")、狂风大作("狂飙骤发")、暴雨倾盆("绛河倾注"),雷声像鼓点般炸响("砰轰震雷鼓")。短短几句,把山区天气的骤变写得惊心动魄。
中片写雨中行路。在漆黑的山路上("闇中磴道"),队伍像蚂蚁转磨盘般艰难前行("蚁磨惊旋"),马蹄不断打滑。坐着竹轿("小小篮舆")的作者,听着山洪奔涌("乱流趋壑")、崖石滚落的声音,心惊胆战地赶路,直到天亮听见钟声才敢回头看险路("羊肠忍回顾")。
下片写事后感想。躺在床上一想:冒这么大风险赶路,结果还是被暴雨耽误了行程("快心终阻"),真像鹧鸪叫的"行不得也"。但转念又安慰自己:别抱怨汗湿衣衫("齐纨缕"),数数日子("偻指"),酷暑总会过去,到时候就能像秦朝邵平那样,在青门悠闲地买瓜吃了。
全词妙在三点:一是用"坏云""狂飙""崩崖"等动态描写,让读者仿佛亲历雷雨;二是通过"蚁磨""篮舆"等比喻,把艰险写得具体可感;三是结尾的自我开解,从狼狈经历中提炼出人生智慧,显得豁达幽默。这种将惊险旅程转化为人生感悟的写法,正是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