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是一位妻子悼念亡夫的作品,字字血泪,充满对生命无常的感慨。
开头"男儿结局贱浮名"说丈夫一生看轻虚名,但"回首空嗟一未成"却道出残酷现实:临终回望,发现抱负都未实现。这种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让人心酸。
后两句更催人泪下:丈夫留下八十岁白发老父,老人哭到眼泪流干,连声音都发不出了。这里用"垂白父"和"泪枯老眼"的细节,把丧子之痛写得入木三分。特别是"欲无声"三字,比嚎啕大哭更有冲击力,那是悲痛到极致的沉默。
全诗没有华丽辞藻,就像妻子对着丈夫遗像喃喃自语。它打动人的正是这种朴实无华的真情,以及每个普通人都能共鸣的遗憾——生命短暂,孝道难全,壮志未酬。
薄少君
(公元1596年前后在世)字西真,太仓(今属江苏省)人。通诗书,能琴,又好梵筴,不食鱼腥。嫁秀才沈承。承字君烈,少负隽才,工诗赋,古文奇奥峭拔,森然有芒,于天启四年甲子(1624)孟冬病痢而弃。时少君妊七月,作诗百首哭之,阅百日而产一男。逾年,值承忌日,少君奠酒,一恸而绝。著有《嫠泣集》一卷,《明史艺文志》)盛传于世。其子为张溥收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