富村翁

家世本山丘,事业惟田畴。
经年一到县,半生不到州。
赴斋乘牝马,宰社椎肥牛。
爟干一雨足,谈笑复歌讴。
多收十斛麦,心轻万户侯。
黍谷归仓廪,高声便唱筹。
历书不会看,何以辨春秋。
花开是春种,花落是秋收。
晦前月如盘,朔后月如钩。
胸中无别虑,身外复何求。
吾惟曾作吏,浸淫有智谋。
若是终田舍,此老共为俦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个村里的长者,他过着与世无争、安贫乐道的生活。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:

1. 生活的简朴:诗中提到“事业惟田畴”,长者的主要生活就是在田间地头劳作。这反映了他满足于简单的生活,不追求名利,注重实际的生活。

2. 淡泊名利:诗句“多收十斛麦,心轻万户侯”说明长者不在乎名利,即使收获很多粮食,也不追求官位,这种淡泊的心态是诗人的赞美之处。

3. 顺其自然:诗中提到“赴斋乘牝马,宰社椎肥牛”,意思是长者平淡地过着自己的生活。这种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让人感到平静和舒适。

4. 知足常乐:诗句“身外复何求”和“胸中无别虑”表达了长者内心的平静,他不过问外界的纷扰,只专注于自己内心的满足。

5. 农耕生活的智慧:诗中提到“花开是春种,花落是秋收”,强调了农耕生活的规律性,反映了长者的智慧所在,他深谙自然界的规律。

6. 实用的生活知识:诗句“晦前月如盘,朔后月如钩”说明他懂得一些实用的天文知识,能够分辨月份的变化,这展现了他生活的智慧。

7. 安于田园:最后两句“若是终田舍,此老共为俦”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赏,他认为像这样的生活是值得追求的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长者的日常生活,展现了诗人对于淡泊名利、顺其自然、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的赞美,同时也表现了一种与世无争的理想生活状态。

李开先

(1502—1568)明山东章丘人,字伯华,号中麓。嘉靖八年进士,授户部主事,官至太常寺少卿,提督四夷馆。罢归,治田产,蓄声伎,家居近三十年。征歌度曲,为新声小令,诗歌豪放,尤工词曲,不循格律,诙谐调笑,信手放笔。自谓藏曲最富,有“词山曲海”之目。曾刻元乔梦符、张小山小令。作传奇《宝剑记》,又有《登坛记》,今佚。又有《词谑》、《闲居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