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悲壮的故事,背景是荒凉的野外黄昏。开头用夸张的画面感描写蚊虫漫天飞,像要把天空都遮住,荒原上仿佛能听到姑嫂两人的哭声。嫂子留在附近的屋子里,而年轻的姑娘独自赶路,结果不幸死在长淮(淮河)边的路上。
蚊虫疯狂扑咬的细节写得很生动——它们饿着肚子鼓动翅膀,用尖嘴刺破皮肤吸血。但诗人笔锋一转,点出姑娘不是不知道路途危险,而是把贞洁看得比生命更重要("死重如山生似羽")。最后用庙前老树在春雨中呜咽的画面,暗示姑娘的坚贞精神永远留存。
全诗最打动人心的矛盾在于:一边是弱小女子被蚊虫吞噬的残酷现实,一边是她用生命捍卫尊严的崇高选择。诗人没有直接赞美,而是通过荒原、蚊虫、老树这些景物,让读者自己感受到那种震撼。就像用镜头语言拍电影,画面越真实,情感越强烈。
贡师泰
(1298—1362)元宁国府宣城人,字泰甫,号玩斋。贡奎子。国子生。泰定帝泰定四年授从仕郎、太和州判官。累除绍兴路总管府推官,郡有疑狱,悉为详谳而剖决之,治行为诸郡最。惠宗至正十四年,为吏部侍郎。时江淮兵起,京师缺粮。师泰至浙西籴粮百万石给京师。迁兵部侍郎。旋为平江路总管。十五年,张士诚破平江,师泰逃匿海滨。士诚降元,出任两浙都转运盐使。二十二年,召为秘书卿,道卒。工诗文。有《玩斋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