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对一位高僧(英公大师)的敬仰之情,以及两人亦师亦友的珍贵情谊。
前两句写作者暗自高兴能和大师做邻居,经常拨开云雾(克服困难)去拜访请教。这里用"莲峰"暗指高洁的修行者,"拨开云雾"既写实景又暗示求教过程。
中间四句生动描绘他们的相处:作者常拿难题请教,大师总是耐心讲解。用"唐李监"(唐代书法家李邕)和"汉蔡邕"(东汉文学家)两位历史名人作比,说大师的才华堪比这些大家,可能是他们的转世。这里用典自然,既赞美大师的博学,又增添历史厚重感。
最后两句感慨大师没有传人,但他珍贵的书法作品(笔法)还留在渭水边。语气中带着惋惜,也暗含"艺术不朽"的深意。全诗语言朴实却情感真挚,通过日常请教、历史类比等细节,展现了对大师人品学问的钦佩,以及知音难觅的惆怅。
陈抟
陈抟(拼音tuán)(871年—989年),字图南,号扶摇子,赐号“白云先生”、“希夷先生”,北宋著名的道家学者、养生家,尊奉黄老之学。后唐清泰二年(935年),隐居武当山九石岩。著有《胎息诀》、《指玄篇》等专著。后晋天福四年(939年),游峨眉山讲学,号“峨眉真人”。著有《观空篇》等。并拜麻衣道者为师,从事《易》学研究,著有《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注》、《易龙图序》、《太极阴阳说》、《太极图》和《先天方圆图》等,现流传的著作托名者居多。北宋端拱初年(988年),仙逝于华山张超谷,享年118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