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韵黄子虚同饮葛次颜家酿玉友

先生早年忘扫白,懒饭青精借颜色。
独馀驩伯为友朋,熟不暇篘巾自沥。
何须引泉连百井,饮若长虹太豪猛。
细斟玉箸滑无声,酌我应怜官独泠。
奇篇更写陟釐黄,逼人心地生清凉。
了知二事尽家法,眼馋径索银瓶尝。
我老华池少滋液,年来爱酒如偷蜜。
陶然一醉乐未央,此外要知俱长物。
相期径造君勿违,坐得名胜从忘归。
公侯似闻倦设醴,穆生正恐同分携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写的是朋友聚会喝酒的快乐场景,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幽默感。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:

1. 酒友的快乐哲学 开头用自嘲口吻说,自己年轻时懒得追求长生("青精"指仙药),只爱交酒肉朋友("驩伯"是酒的拟人化称呼)。喝酒不用讲究排场,哪怕没有名泉好井,粗犷地豪饮("饮若长虹")也很痛快。这里把文人雅士的品酒规矩完全颠覆,突出真性情的饮酒之乐。

2. 微醺中的小确幸 中间描写喝酒细节特别生动:酒液像玉筷子般滑润无声,喝着喝着感觉当小官的清贫也不重要了。朋友写的诗篇("奇篇")像解暑良药,但最实在的还是赶紧再开一瓶酒。这些描写把普通人喝酒时"眼馋嘴馋"的状态写得活灵活现。

3. 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 后段诗人自比缺水的水池("华池少滋液"),把爱酒比喻成小孩偷蜜糖,这种接地气的比喻消解了文人饮酒的雅致,突出纯粹的生活乐趣。最后用历史典故(穆生因不喝酒被疏远)反衬,强调:人生在世,能痛快喝酒的朋友最珍贵,其他都是身外之物。

全诗妙在把文人饮酒写得像市井酒局般热闹,用"偷蜜糖""眼馋"这些生活化比喻冲淡传统饮酒诗的雅致,展现了一种"有好酒、有真朋友就是幸福"的质朴人生观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