蝶恋花 春愁

蓦地东风池上路。
绿怨红消,竟是谁分付。
不断行云迷楚树。
闭门寒食梨花雨。
雨后斜阳芳草处。
闲把情怀,付与东君主。
便向西园飘柳絮。
不能飘散愁千缕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好的,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析这首诗词。

这是首描写春天忧愁的诗。诗人通过自然景色来表达内心的感受。让我们逐句来分析:

第一句:“蓦地东风池上路。”诗人突然走在池边的小路上,一阵东风吹来,预示着春天的到来。春天的到来常常引发人们的情感波动,特别是诗人这种敏感的人群。

第二句:“绿怨红消,竟是谁分付。”诗人看到绿色植物茂盛,而红色的花朵开始凋谢,感叹生命的短暂和自然的无情。这里,“绿怨红消”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色,“竟是谁分付”暗示诗人的怅然若失。春天生机勃勃,但同时也有一种消逝的哀愁。

第三句:“不断行云迷楚树。”天空中流动的云彩让诗人感到迷茫和困惑。这里的“行云”可能象征着诗人飘忽不定的思绪和情绪。同时,“迷楚树”也可能象征诗人对未来不确定的忧虑和迷茫。

第四句:“闭门寒食梨花雨。”诗人关上门,看着外面梨花被春雨打湿,更增添了忧伤的气氛。“寒食梨花雨”是春天特有的景象,诗人用这样的景象来营造一种凄清的氛围,表达内心的忧伤。

第五句:“雨后斜阳芳草处。”雨后的斜阳照耀在芳草之上,景色虽然美丽,但诗人仍然沉浸在忧伤之中。“雨后斜阳”常常代表美好的事物,但在这里却和“芳草处”一同被赋予了诗人的忧伤情绪。

第六句:“闲把情怀付与东君主。”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和思绪寄托给春天。“东君主”可以理解为春天的主宰,诗人希望通过春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。但春天虽然美好,却也不能消除诗人的忧愁。

第七句:“便向西园飘柳絮。”诗人看到西园里的柳絮飘飞,这引发了他的愁绪。“柳絮”常常用来象征离别的悲伤和时间的流逝。诗人看着柳絮飘飞,心中的忧愁更加沉重。

最后一句:“不能飘散愁千缕。”诗人虽然看到许多引发忧愁的景象,但他的忧愁却无法消散。“不能飘散愁千缕”表达的是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来表达诗人的内心忧愁。诗人运用了许多自然景象来象征自己的情感和思绪,使得这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感。

叶小鸾

叶小鸾(1616~1632) 明末才女。字琼章,一字瑶期,吴江(今属江苏苏州)人,文学家叶绍袁、沈宜修幼女。貌姣好,工诗,善围棋及琴,又能画,绘山水及落花飞碟,皆有韵致,将嫁而卒,有集名《返生香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