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漏子 青海塔尔寺上元月夜。寺用羊脂塑成各种人物,并以脂燃灯,寺瓦为薄金所制

客梦阑,酥灯灭。
窗外一轮明月。
更鼓静,寺钟鸣。
藏僧夜诵经。
风萧索。
吹毡幕。
远听凄清胡乐。
残雪霁,金瓦辉。
星稀塞雁飞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词描绘了青海塔尔寺元宵夜的静谧与神秘感,像一幅有声有色的塞外风情画。

上片从旅人视角展开:酥油灯熄灭后,月光洒进窗户,寺庙更鼓声停歇,只听见钟声回荡。藏族僧人夜诵经文的低沉声音,营造出空灵神圣的宗教氛围。这里用"酥灯"这个细节,巧妙点出藏传佛教用酥油供佛的特色。

下片转向户外景象:寒风吹动毛毡帐篷,远处传来幽怨的胡乐声。雪后初晴,月光下金顶闪耀,寥寥几只大雁飞过星空。通过"金瓦""胡乐""塞雁"等意象,既展现了藏地寺庙的华贵,又透露出边塞的苍凉。

全词像一组电影镜头:从室内到室外,从视觉到听觉,从近处灯灭到远方乐声,最后镜头拉远到星空下的飞雁。作者没有直接抒情,但通过"萧索""凄清"等词语,让读者感受到旅人在异乡的孤寂,以及对这片神秘土地的神往。金瓦与残雪的冷暖对比,诵经声与胡乐的中外交融,都让这个元宵夜显得独特而难忘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