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有趣的画面:喜鹊在黄昏时飞入深林,清晨又飞进城里,叽叽喳喳地站在屋檐下,仿佛在报喜。但诗人听着这叫声,却感到一丝遗憾——因为这是陕西口音的喜鹊叫声("秦声"),而不是家乡熟悉的声音。
诗人通过三个层次传递情感: 1. 用拟人手法写喜鹊"多情",像老朋友一样早晚往来于城乡之间,还会主动报喜,显得特别亲切可爱。 2. "巡檐频送喜"这个细节特别生动,我们仿佛能看到喜鹊在屋檐上跳来跳去、欢快鸣叫的样子。 3. 最后笔锋一转,用"秦声"点出诗人身处异乡的处境——连喜鹊的叫声都提醒着他这里不是故乡,在热闹的报喜声中藏着淡淡的乡愁。
全诗妙在把常见的喜鹊叫声写得活灵活现,又通过这个日常小细节自然流露出思乡之情,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细微声音的记忆之深。这种把深情藏在平凡事物中的写法,既真实又打动人心。
纪昀
纪昀 jǐ yún (1724年6月-- 1805年2月),字晓岚,一字春帆,晚号石云,道号观弈道人。历雍正、乾隆、嘉庆三朝,因其“敏而好学可为文,授之以政无不达”(嘉庆帝御赐碑文),故卒后谥号文达,乡里世称文达公。在文学作品、通俗评论中,常被称为纪晓岚。清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,政治人物,直隶献县(今中国河北献县)人。官至礼部尚书、协办大学士,曾任《四库全书》总纂修官。代表作品《阅微草堂笔记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