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岳阳楼二首 其二

岳阳楼观倚晴空,楼外君山指顾中。
地势平吞三楚远,赋兰高压九江雄。
乾坤好句唐工部,廊庙雄文宋范公。
秋晚登临正奇绝,只疑身在水晶宫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,并借景抒怀,表达了对历史名人的敬仰。

首联"岳阳楼观倚晴空,楼外君山指顾中"直接点明登楼远眺的场景:岳阳楼高耸在晴朗的天空下,楼外的君山美景尽收眼底。"指顾中"说明景色就在眼前,触手可及。

颔联"地势平吞三楚远,赋兰高压九江雄"用夸张手法写岳阳楼的气势:楼的地势仿佛能吞没辽阔的三楚大地,其雄伟气势压倒了九江的壮阔。这里通过地理空间的对比,突显岳阳楼的雄伟。

颈联"乾坤好句唐工部,廊庙雄文宋范公"转入对历史名人的追忆。杜甫(唐工部)曾在此写下"吴楚东南坼,乾坤日夜浮"的千古名句,范仲淹(宋范公)的《岳阳楼记》更是流传千古。诗人通过这两位文豪,表达了对他们文学成就的敬仰。

尾联"秋晚登临正奇绝,只疑身在水晶宫"回到现实:秋日傍晚登楼,景色绝美到让人产生幻觉,仿佛置身于晶莹剔透的水晶宫中。这个比喻既写出了湖光山色的清澈明净,也表达了诗人陶醉其中的感受。

全诗以空间描写开篇,穿插历史追忆,最后回到个人感受,层次分明。诗人通过描绘岳阳楼的壮美景色,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历史文人的敬仰,展现了中国文人"登高怀古"的传统情怀。诗中"水晶宫"的比喻尤为生动,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那种清澈透明的美感。

梁曾

(1242—1322)元燕人,字贡父。少好学。世祖时,以荐辟中书左三部会史。累知南阳府,使安南,其君遣遗爱奉表从曾入献方物。历淮安路总管,复使安南,还,进所与陈日焌往复议事书,帝大悦,解衣赐之。仁宗时,官至集贤侍讲学士,国有大政,必命曾与议之。晚年寓居淮南,日以书史自娱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