译文及注释
客心千里倦(juàn),春事一朝归。
客游千里追名之心早已厌倦,春天到来我一门心思要回家。
倦:厌烦,疲倦。春事:春天的景物。
还伤北园里,重见落花飞。
北园里的情景还是那么令人伤感,我又看见花飘花落乱纷飞。
落花:落花的寓意很多,凋谢的花朵,人衰老飘零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客游千里追名之心早已厌倦,春天到来我一门心思要回家。
北园里的情景还是那么令人伤感,我又看见花飘花落乱纷飞。
注释
羁:系住,留下。
倦:厌烦,疲倦
春事:春天的景物
落花:落花的寓意很多,凋谢的花朵,人衰老飘零。
创作背景
这首诗创作与作者《山中》相似,同是王勃旅蜀时的作品,只是一首写于暮春,一首写于晚秋。表面看他离开长安的态度似乎很洒脱,而内心是很复杂的。被逐出沛王府后,他无所事事,本想借着蜀地山水名胜以消解胸中的积愤。实际上,南国物候也为诗人增添了不少的乡思和烦忧。
赏析
前两句“客心千里倦,春事一朝归”,先透过春日已归而人犹滞留不归,把王勃为客在外的心神写得神伤情悴。“春事一朝归”是借由春日返回大地的迅速,来比喻为客羁留在外的时间一下子就过了一年。至于“客心千里倦”一句,则是用来强调远在千里为客的神伤情悴,“倦”字原来是厌倦之意,对于远在千里为客感到厌倦,所以觉得神伤情悴。长久因为远在千里作客不得归而神伤的情怀,在眼见春日一朝而归的情景对比下,心灵自然显得益加憔悴恍惚。
后两句“还伤北园里,重见落花飞”,则是写出春日重回,春花重开又谢,但是作者羁留在外为客的情况,根本没有改变。“重见落花飞”一句,充分把王勃心中为客,千里外度日如年的心思表达出来。此诗起笔壮阔而有劲,文字修辞平淡而情感深厚,意境的表达十分浑厚,已具有盛唐诗的雏形了。
这首《羁春》诗与作者另外一首诗作《山中》诗的韵脚完全相同,而且两诗抒写的都是客愁旅思,但写诗的季节不同,环境不同。因此,两诗的情虽同而景则异:《山中》诗用来烘托情意的是秋风起、黄叶飞的景色;《羁春》诗用来烘托情意的是春事了、落花飞的景色。两诗的写法也有不同之处,在这首《羁春》诗中,情与景却是交错出现、杂揉在一起。应当说,《羁春》诗的艺术成就是不及《山中》诗的。相比之下,《山中》诗的笔墨较劲健,意象较浑成,句格也较成熟;《羁春》诗则略嫌柔弱显露,而且是一首失粘的律绝。但是,两诗合参,彰显作者的羁旅之情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子在春天里的孤独与感伤。
前两句"客心千里倦,春事一朝归"说:漂泊在外的游子已经疲惫不堪,而春天却突然到来了。这里的"客心"指游子思乡的心情,"千里倦"说明他已经漂泊很久,身心俱疲。"春事"指春天的景象,"一朝归"暗示春天来得突然,让疲惫的游子更加思念家乡。
后两句"还伤北园里,重见落花飞"说:更让人伤心的是,在北边的园子里,又看到了花瓣飘落的景象。"北园"可能是游子记忆中的家乡花园,"重见"说明这不是第一次看到落花,暗示时光流逝、岁月蹉跎的感慨。
整首诗通过对比游子的疲惫与春天的生机,以及记忆中家乡花园的落花景象,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。诗人用简单的语言,把游子看到春天时的复杂心情写得非常生动,让读者能感受到那种既向往家乡又无法归去的矛盾心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