谒蓝毗尼佛祖诞生地

浴佛池边一柱斜,菩提静覆断垣花。
三千劫后灵何在,只佑苍生不佑家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述了诗人访问蓝毗尼佛祖诞生地时的所见所感,以及对佛教信仰的感悟。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解析:

1. “浴佛池边一柱斜”:诗人来到浴佛池边,看到一根柱子斜在那里。这里的“浴佛池”是佛教圣地蓝毗尼的一处重要景点,是佛祖诞生后洗浴的地方。斜柱子可能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变迁,也反映了佛家超凡脱俗的境界和时光的流逝。

2. “菩提静覆断垣花”:诗人看到菩提树下静静覆盖在残垣之上的花朵。这里的“菩提树”是佛祖悟道的地方,象征着智慧和觉悟。“断垣”可能指的是古老建筑的废墟,代表历史和时间的痕迹。“花”则象征着生命和新生,也许暗示着即便在历史的长河中,佛教的智慧和精神依然生生不息。

3. “三千劫后灵何在”:诗人感慨三千世界(或指三千劫,即漫长的时间)过去之后,佛祖的灵验究竟在哪里。这里的“三千劫”可以理解为很长的时间跨度,诗人可能在思考佛教信仰在时间长河中的传承和影响。

4. “只佑苍生不佑家”:诗人得出结论,佛祖只保佑天下苍生,而不是个人的家庭。在佛教中,普度众生是菩萨发心的主要方向,个人和家庭的福祉被置于次要地位。这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对众生的关怀。

整首诗通过具体的景象和佛教的元素,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时间的感慨,以及对佛教精神的崇敬和理解。诗人通过对佛祖诞生地的访问,深化了对佛教信仰的感悟,表达了对众生的关怀和对智慧的追求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