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庭芳 警堕道者
谩整巾袍,妄名清净,放*劣马颠猿。利名丛里,徒炫有因缘。逐浪随波日日,不曾澄,湛灵源。堪嗟讶,闲模闲样,辜负慕玄玄。尔心还自忖,怕空迁日月,鬓雪垂肩。好捡情摄念,慧种心田。认取元初灵觉,常耕道、猎德绵绵。功三考,形神俱妙,洒洒证飞仙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词用大白话讲,就是在批评那些假装修道、实则沉迷名利的人,同时指点真正的修行之道。
上半部分像照妖镜: 开头直接戳穿某些人的假象——整天穿着道袍装清高,实际心里像没驯服的野马猴子一样躁动。他们在名利场里打滚,还美其名曰"缘分"。作者用"逐浪随波"这个比喻,说这些人像水面的浮萍,从来不懂得沉淀下来寻找内心的清澈。最可笑的是,他们摆着修道者的架子,却完全辜负了道家的真谛。
下半部分转为暖心劝导: 就像长辈拍着肩膀说:你摸摸良心想想,不怕虚度光阴等到白头吗?然后给出具体建议:要学会控制杂念,把智慧当种子种在心里。这里用"耕田""打猎"两个接地气的比喻,说修行要像农民种地一样坚持,像猎人捕猎一样专注。最后描绘美好前景:通过长期考核(三考是古代官员考核制度),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,就能潇洒地羽化登仙。
全词妙在两种强烈对比: - 活灵活现的讽刺VS诚恳实用的指导 - 浮躁的世俗画像VS宁静的修行蓝图 像看了一部微型纪录片,先展示"伪修行者"的滑稽相,再演示正确打开方式。最后"洒洒证飞仙"这个结尾特别潇洒,让人感受到真正得道者的自由状态。
刘志渊
金道士。河中万泉人,字海南,号元冲子。童时不作嬉戏,事亲至孝。慕仙学道,后遇长春真人丘处机于栖游庵。金末兵乱,避于绵山。卒年七十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