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鼓吹曲 鹤楼峻

鹤楼峻。
连翠微。
因严设险池永归。
唇亡齿惧。
薄言震。
耀灵威。
凶众稽颡。
天不能违。
金汤无所用。
功烈长巍巍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《梁鼓吹曲 鹤楼峻》描绘了一座高耸险峻的城楼,以及它所象征的军事力量和功业成就。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:

1. 画面感强烈 开篇"鹤楼峻。连翠微"就像电影镜头——陡峭的城楼(鹤楼)与青翠山色相连,构成一幅既雄伟又美丽的画面。这里的"峻"字特别传神,让人立刻感受到城楼高耸入云的气势。

2. 军事防御的智慧 "因严设险"说明这座城楼是借助天然险要地形建造的,就像现代选择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。但有趣的是后文说"金汤无所用"(坚固的防御工事其实用不上),暗示真正的强大不是靠城墙,而是军威。

3. 震慑敌人的威力 诗中用"耀灵威"(闪耀军威)、"凶众稽颡"(敌人跪地投降)等动态描写,展现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强大气场。就像现在军事演习展示实力,让对手不敢轻举妄动。

4. 超越常理的力量 "天不能违"这句很夸张——连老天都不能违抗这种威势,就像我们说"人定胜天"的豪迈。这种夸张手法突显了梁朝鼎盛时期的军事实力。

5. 永恒的价值 最后"功烈长巍巍"点明主旨:真正的功业不是一时的城防,而是流传后世的辉煌成就。就像现代人更铭记那些开创时代的伟业,而非具体的建筑。

全诗用短短几句,就把军事要塞、军威震慑和历史功业三个层次串联起来,既有画面感又有思想深度。最妙的是它打破常规——不夸城墙多坚固,反而说"用不上",用反衬手法突出真正的强大在于人和功业,这个立意至今仍能给人启发。

沈约

沈约(441~513年),字休文,汉族,吴兴武康(今浙江湖州德清)人,南朝史学家、文学家。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,历史上有所谓“江东之豪,莫强周、沈”的说法,家族社会地位显赫。祖父沈林子,宋征虏将军。父亲沈璞,宋淮南太守,于元嘉末年被诛。沈约孤贫流离,笃志好学,博通群籍,擅长诗文。历仕宋、齐、梁三朝。在宋仕记室参军、尚书度支郎。著有《晋书》、《宋书》、《齐纪》、《高祖纪》、《迩言》、《谥例》、《宋文章志》,并撰《四声谱》。作品除《宋书》外,多已亡佚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