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缕曲 蛟桥月夜

横压双溪转。
记相传、赤乌年代,斯桥初建。
罨画云山佳丽甚,正是六朝阳羡。
其下有,流澌清浅。
夹岸红楼灯火夜,恰如霜、古月当头现。
想曾照,国山县。
星霜忽易寒芦卷。
认空潭、老蛟潜处,沧桑几变。
百怪鱼龙消匿尽,冷落孝候祠殿。
只皓魄,依然一片。
照彻兴衰同逝水,更照来、虹影澄如练。
圆似镜,挂波面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词描绘了一座古桥在月光下的沧桑变迁,用通俗的现代语言来理解:

上片(前半部分)像是用镜头带我们游览古桥风光。开头说这座桥横跨在两条溪流上,相传是三国时期建的。桥周围有云雾缭绕的青山,风景绝美,桥下溪水清澈。夜晚两岸红楼亮起灯火,月光像霜一样洒下来,让人联想到这月光可能千百年前也这样照着附近的国山。

下片(后半部分)转入时光流逝的感慨。岁月变迁,芦苇枯荣,曾经传说有蛟龙潜伏的深潭如今空空如也。那些神怪传说都已消失,连纪念周处的孝侯祠也冷清了。只有月亮依然明亮,它见证了历史兴衰如同流水,现在又静静照着如白绸般的水面。最后把月亮比作圆镜挂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,画面感很强。

全词通过"桥-月-水"的组合,把地理景观、历史传说和人生感悟巧妙融合。最打动人的是那种"物是人非"的意境——桥和月亮还在,但传说中的蛟龙、热闹的灯火、祭祀的祠堂都已改变,唯有月光永恒不变地见证着一切。这种对永恒与无常的对比,让整首词既有画面美,又充满哲理味道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