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哀诗二首 其一
北芒何垒垒。高陵有四五。
借问谁家坟。皆云汉世主。
恭文遥相望。原陵郁膴膴。
季世丧乱起。贼盗如豺虎。
毁壤过一抔。便房启幽户。
珠柙离玉体。珍宝见剽虏。
园寝化为墟。周墉无遗堵。
蒙茏荆棘生。蹊径登童竖。
狐兔窟其中。芜秽不复扫。
颓陇并垦发。萌隶营农圃。
昔为万乘君。今为丘中土。
感彼雍门言。凄怆哀今古⑴。
借问谁家坟。皆云汉世主。
恭文遥相望。原陵郁膴膴。
季世丧乱起。贼盗如豺虎。
毁壤过一抔。便房启幽户。
珠柙离玉体。珍宝见剽虏。
园寝化为墟。周墉无遗堵。
蒙茏荆棘生。蹊径登童竖。
狐兔窟其中。芜秽不复扫。
颓陇并垦发。萌隶营农圃。
昔为万乘君。今为丘中土。
感彼雍门言。凄怆哀今古⑴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描绘了汉朝帝王陵墓在乱世中被毁的凄凉景象,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。
开头用"北芒山坟堆重重"的直观画面,引出四五座高大的汉朝帝王陵墓。诗人以路人问答的形式点明这些是汉代皇帝陵墓,其中特别提到汉恭帝、汉文帝的陵墓遥遥相望,汉光武帝的原陵草木茂盛。
接着笔锋一转,描写乱世景象:东汉末年天下大乱,盗贼如豺狼般凶残。他们破坏陵墓超过一捧土的限度,打开墓室幽暗的门户。陪葬的珠宝被洗劫一空,玉衣从尸体上剥离。陵园建筑变成废墟,围墙全部倒塌。
后半部分用生动的自然景象强化荒凉感:荆棘丛生,孩童都能随意进出;狐狸野兔在此安家,杂草丛生无人打扫。倒塌的坟地被开垦成农田,农民在此耕种。最后发出深沉感慨:昔日尊贵的帝王,如今化作坟中尘土。这让人想起雍门周对孟尝君说的那番话,不禁为古今兴衰感到悲凉。
全诗通过具体可感的废墟景象,将历史沧桑感具象化。乱世盗贼的破坏、自然界的侵蚀、平民的耕种,三层叠加的变迁凸显了"盛极必衰"的历史规律。诗人没有直接说教,而是让荒芜的陵墓自己"说话",使读者自然体会到权力与繁华的虚幻。
张载
张载,安平(今河北安平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性格闲雅,博学多闻。曾任佐著作郎、著作郎、记室督、中书侍郎等职。西晋末年世乱,托病告归。张载与其弟张协、张亢,都以文学著称,时称“三张”。其中,载、协相近,亢则略逊一筹。《文心雕龙》说:“孟阳、景阳,才绮而相埒。”一说,“三张”指张亢与张载、张协二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