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龙吟
闲人闲乐琴书味。行货药囊符水。顿然识破,沾名作解,蹉跎真计。
枯木岩前累。要撅劣、诸缘总弃。剔开性月,时时不昧,忘神气,养虚体。
炼就不空真智。向太虚、神妙成器。净明体态,纵横恢廓,一尘无翳。
圆觉融三际。具庄严、法身纯粹。显如如了了,真常安住,彻无生理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词讲的是一个修行者看透世俗、追求心灵解脱的过程,用现代话来说就是"活明白了"的人生感悟。
上阕(前半部分)说的是放下: 开头用"闲人"自嘲,说自己整天摆弄琴书、卖药行医,突然醒悟这些都是虚名。就像枯木堆在岩石前,都是累赘。这时候要狠心割舍所有牵绊("诸缘总弃"),保持内心清明("剔开性月"),忘掉杂念养精蓄神。
下阕(后半部分)讲修炼成果: 通过这种修行,获得了大智慧("不空真智"),精神就像精雕细琢的器物一样完美。这时候心灵通透开阔("纵横恢廓"),没有一丝尘埃。突破了时间限制("圆觉融三际"),修成了纯粹的法身。最后达到的境界,就是看清了生命本质("彻无生理"),获得永恒安宁。
全词像一份心灵成长报告: 1. 先认清世俗追求的虚假 2. 然后断舍离 3. 通过修炼获得大智慧 4. 最终达到超脱境界
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,就像现代人突然想通"房子车子都是浮云,内心平静才重要"。作者用"枯木""药囊"这些接地气的比喻,把玄妙的修行说得特别实在。最后描绘的心灵境界,就像把大脑"格式化"后获得的全新操作系统,清爽又强大。
刘志渊
金道士。河中万泉人,字海南,号元冲子。童时不作嬉戏,事亲至孝。慕仙学道,后遇长春真人丘处机于栖游庵。金末兵乱,避于绵山。卒年七十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