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六灵云桃花顼

山前桃发故园春(原注:年年相似,岁岁一般。),花绽红枝省此身(原注:不因不由,最有来由。)。
證据谢君傍著力(原注:面上夹竹桃花。),笑颜虽展意生瞋(原注:肚里侵天荆棘。)。
烟锁绿杨莺啭缓⑴,雨侵石笋倚空邻(原注:扫月吟风看怎生。)。
金乌放去无消息(原注:线断风筝怎似伊。),木马嘶声过汉秦(原注:不劳乘八骏,捕影舆迫风。)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禅意和哲理的春日桃花图景,通过自然意象传递人生感悟。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:

1. 表面写景:前两句展现山前桃树年复一年开花("年年相似"),红艳花朵让枝条显得醒目。这里用桃花开放暗喻生命的循环往复。

2. 深层隐喻:中间四句运用矛盾修辞——表面是笑脸却暗藏怒意("肚里侵天荆棘"),描写雨中石笋、雾中莺啼等朦胧景象,暗示表象与真实的差距。就像"线断风筝"的比喻,看似自由实则失控。

3. 禅意升华:结尾的"木马嘶声"典故(周穆王八骏马传说)点破主旨——真正的智慧不在于追逐表象("捕影"),而要像诗中"扫月吟风"般超然物外,看破世间万物如木马嘶声般虚幻的本质。

全诗通过桃花、风筝、木马等日常意象,层层递进地引导读者思考:在看似重复的日常中(年年开花的桃树),藏着需要用心体悟的生命真谛("最有来由")。最终告诉我们,不必执着于追逐虚幻的事物,应当以平和心态看待生活的各种表象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