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北春望赠皇甫补阙

閒园柳绿井桃红,野径荒墟左右通。清迥独连江水北,芳菲更似洛城东。

时看雨歇人归岫,每觉潮来树起风。闻道金门堪避世,何须身与海鸥同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北的田园风光,同时透露出诗人向往隐逸生活的心境。

前四句写景:开满桃花的闲静小园,柳树绿意盎然,荒芜的小路四通八达。清幽的景致一直延伸到江边,繁花似锦的景象仿佛洛阳城东的盛景。这里用鲜明的色彩对比(柳绿桃红)和空间延伸(野径连通、江水绵延),营造出开阔又宁静的春日画卷。

中间两句写人:时常看到雨停后农人从山间归来,每当潮水涌来,树林就随风摇曳。通过"人归岫"、"树起风"的动态描写,让静谧的田园活了起来,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。

最后两句抒情:听说朝廷金马门可以避世隐居,何必非要像海鸥一样远离尘世呢?这里用"金门避世"的典故,表面说在朝为官也能保持高洁,实则暗含对官场生活的疏离感。诗人将"金门"与"海鸥"对比,流露出既向往田园闲适,又难以完全脱离世俗的矛盾心理。

全诗以明快的春景反衬复杂的心境,语言清新自然,最后两句的转折尤其耐人寻味,展现了古代文人典型的精神困境——在入世与出世之间徘徊。

张南史

张南史,字季直,幽州人。好弈棋。其后折节读书,遂入诗境,以试参军。避乱,居扬州。再召,未赴而卒。代表作有《同韩侍郎秋朝使院》、《寄中书李舍人》、《殷卿宅夜宴》、《春日道中寄孟侍御》、《江北春望赠皇甫补阙》等,其中以前六首咏物诗最有特色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