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意赠王常侍

绣户纱窗北里深,香风暗动凤凰簪。组紃常在佳人手。
刀尺空摇寒女心。欲学齐讴逐云管,还思楚练拂霜砧。
东家少妇当机织,应念无衣雪满林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好的,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,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:

这首诗名为《古意赠王常侍》,从标题可以看出是一首赠诗,写给一位叫做王常侍的人。诗的主题围绕着古代女子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展开。让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。

首句“绣户纱窗北里深”,描述了女子所居的环境,绣花的门和窗,说明她住在精致而优雅的地方。“北里深”则给人一种深深的隐蔽感,让人感受到这个女子住的很隐蔽、低调。

接着是“香风暗动凤凰簪”,香风暗动可能暗示着女子的气质优雅,凤凰簪是一种高贵的头饰,这里用来形容女子高雅的仪态和气质。

第三句“组紃常在佳人手”,组紃是古代妇女制作丝织品用的工具,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些工具常常在美丽的女子手中。这里展示了古代女性的手工艺技能和生活状态。

第四句“刀尺空摇寒女心”,刀尺也是缝纫工具,寒女心指的是孤独寂寞的心情。这句话可能描述了女子虽然拥有技艺,但却因为某些原因(如孤独或思念)无法充分发挥。

第五六句“欲学齐讴逐云管,还思楚练拂霜砧”,齐讴是古代齐国的一种歌声,云管可能指的是乐器。楚练指的是楚地的丝绸,霜砧指的是寒冷季节里捣衣的声音。这两句描绘了女子内心的矛盾和挣扎,她想学唱歌和制作丝绸,但又思念家乡和亲人。

最后两句“东家少妇当机织,应念无衣雪满林”,东家少妇指的是邻居的妻子正在织布,这里的当机织形象地描绘了织布的情景。“应念无衣雪满林”暗示了寒冷季节里缺乏衣物的情况,可能是在提醒王常侍关注民生疾苦。

总体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女子生活状态和情感细腻的描绘,展现了古代女性的生活面貌和内心世界。同时,也通过女子的情感和经历传达了更深层次的思考,如孤独、思乡和对生活的期待等。这首诗既表达了对女性的赞美,也传达了对生活的深深思考。

杨巨源

唐代诗人。字景山,后改名巨济。河中(治所今山西永济)人。贞元五年(789)进士。初为张弘靖从事,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,迁虞部员外郎。出为凤翔少尹,复召授国子司业。长庆四年(824),辞官退休,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,食其禄终身。关于杨巨源生年,据方崧卿《韩集举正》考订。韩愈《送杨少尹序》作于长庆四年(824),序中述及杨有“年满七十”、“去归其乡”语。由此推断,杨当生于755年,卒年不详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