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避暑的清凉场景,读起来像一幅水墨画。
前两句“石宫夏水寒,寒水宜高林”: 诗人用“石宫”点明地点,可能是山间的石洞或石屋,自带阴凉感。“夏水寒”看似矛盾,却巧妙点出山间溪水的沁凉,比普通夏日更清爽。后句说这样的寒水最适合搭配高耸的树林,仿佛水和树是天然的搭档,共同营造出避暑的舒适环境。
后两句“远风吹萝蔓,野客熙清阴”: 远处山风吹来,藤萝(“萝蔓”)轻轻摇曳,增添动态的柔美。而“野客”(可能是诗人自己或隐士)悠闲地享受这片清荫,“熙”字用得生动,仿佛能看见他惬意舒展的样子。
诗的精髓: 诗人没有直接说“这里好凉快”,而是通过石宫、寒水、高林、藤蔓等意象,让读者自然感受到山间的幽静与清凉。最后“野客熙清阴”像画龙点睛,传递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闲适心境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却让人仿佛置身其中,体会到逃离酷暑、回归山野的畅快。
元结
元结(719~772年),中国唐代文学家。字次山,号漫叟 、聱叟 。河南鲁山人。天宝六载(747)应举落第后,归隐商余山。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。安禄山反,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 (今湖北大冶境内),因号猗玗子。乾元二年(759),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,招募义兵,抗击史思明叛军,保全十五城。代宗时,任道州刺史,调容州,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,政绩颇丰。大历七年(772)入朝,同年卒于长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