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涧月夕

华发念秋晚,青灯怜夜长。
香团菊花露,寒著橘林霜。
月在北窗底,人行南涧傍。
婆娑不知去,身世两相忘(宋吕祖谦《宋文鉴》卷二三)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忧伤的夜晚景色,以及诗人对生活的感慨。

首先,诗的开头“华发念秋晚,青灯怜夜长”,意思是诗人头发已经花白,感叹着秋天的来临,夜晚也变得格外漫长。这里的“华发”指白发,“青灯”是指清寂的灯火,表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孤独夜晚的无奈。

接着,“香团菊花露,寒著橘林霜”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画面:菊花沾满了露水,橘树披上了霜,散发着香气。这四个字既写出了秋天的景色,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。

“月在北窗底,人行南涧傍”描述了月光从北窗洒进屋内,诗人则在南涧边散步。这里,“北窗底”和“南涧傍”形成了一种空间上的对比,展现了诗人在宁静夜晚的悠闲。

最后两句“婆娑不知去,身世两相忘”是诗的高潮。诗人感叹自己在欣赏美景时,似乎忘记了世间的一切烦恼,达到了一种“身世两忘”的境界。这里的“婆娑”形容树木摇曳的样子,也比喻诗人沉浸在美景中,仿佛忘却了世俗。

总结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秋天夜景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孤独生活的感慨,同时也展现了他在大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美好愿景。诗中的景色美不胜收,意境深远,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