酬裴补阙吴寺见寻(一作酬袁补阙中天寺见寄)

东林初结构,已有晚钟声。窗户背流水,房廊半架城。
远山重叠见,芳草浅深生。每与君携手,多烦长老迎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寺庙风光,同时流露出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温暖情谊。

前四句写景:东林寺刚建好不久,傍晚的钟声就已回荡在空气中。寺庙的窗户背对着潺潺流水,回廊有一半悬在城墙上。这里用"晚钟声"点明时间,用"背流水""半架城"的独特建筑构造,营造出寺庙与自然、城市和谐共存的意境。

五六句继续写景:远处的山峦层层叠叠,近处的芳草深浅不一地生长。这两句通过"远山"与"芳草"的对比,构成了一幅有远有近、层次分明的山水画卷。

最后两句抒情:每次与你携手同游,都要劳烦寺庙的长老出来迎接。这里突然从写景转入写人,通过"携手""长老迎"这样生活化的细节,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真挚的情谊,以及寺庙僧人的热情好客。

全诗语言清新自然,就像用文字勾勒的一幅水墨画:有山水、有建筑、有人物,既有宁静的禅意,又不失人间烟火气。最妙的是最后两句,让整幅画面突然生动起来,让读者感受到超越时空的友情温暖。

皇甫冉

皇甫冉,字茂政。约唐玄宗开元五年(公元717年)出生,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(公元770年),润州(今镇江)丹阳人,著名诗人。先世居甘肃泾州。天宝十五年进士。曾官无锡尉,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,终左拾遗、右补阙。其诗清新飘逸,多飘泊之感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