忆贾君玉

贾君清介士,吾辈鲜能群。守志王元伯,甘贫范史云。

铜台书废读,东郡酒方醺。何日寻先约,青灯共夜分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是作者怀念一位名叫贾君玉的朋友,赞美他清廉正直的品格,同时表达了对往日情谊的怀念。

前四句在夸贾君玉的人品:他就像古代有名的清官王元伯和范史云一样,坚守原则、甘于清贫,这种品格在我们这群人里非常少见。这里用两位历史名人作对比,突出贾君玉的高尚。

中间两句写两人的交往回忆:曾经一起在铜台(可能指书房)读书的时光已经不再,在东郡(某个地方)一起喝酒的场景却历历在目。通过读书、喝酒这两个具体场景,展现了他们曾经的亲密友谊。

最后两句是作者的感慨和期盼:什么时候才能兑现当初的约定,再像从前那样,在油灯下促膝长谈到深夜呢?表达了作者对老友的思念,以及希望能重聚的愿望。

整首诗用平实的语言,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和历史典故,既赞美了友人的高尚品格,又表达了真挚的思念之情。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个"青灯夜谈"的画面,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他们深厚的友谊。

许衡

(1209—1281)怀孟河内人,字仲平,号鲁斋。性嗜学。从姚枢得宋二程及朱熹著作,居苏门,与枢及窦默相讲习,以行道为己任。宪宗四年,忽必烈召为京兆提学,及即位,授国子祭酒。至元二年,命议事中书省,乃上疏言事。谓“北方之有中夏者,必行汉法乃能长久”,并指出欲使“累朝勋旧改从亡国之俗”,阻力必大。多奏陈,然其言多秘,世罕得闻。又定朝仪、官制。拜中书左丞,劾阿合马专权罔上,蠹政害民。改授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,选蒙古子弟教之。又领太史院事,与郭守敬修《授时历》成。以疾归。卒谥文正。有《读易私言》、《鲁斋遗书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