摸鱼儿 夏日同郎晋飏饮商霖宅
爱凉风、雨声拦截,披襟坐对林樾。倚亭况有萧萧竹,烟里海榴如血。
壶漫挈。银烛下、玉盘瓜果堆红雪。蝉声带咽。恁萧瑟如秋,垂垂珠露,何处有炎熟。
无穷事,准拟樽前诉说。欲言又恐凄切。鱼肠屈作同心结。
安得尽交英杰。谁最劣。君不见、景升儿子皆烟灭。
悲歌未阕。人醉月西倾,客中又是,深夜听啼鴂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词写的是夏日和朋友喝酒时的所见所感,既有对当下场景的生动描绘,又暗含人生感慨。
上片(前半部分)写的是避暑纳凉的惬意场景: 1. 开头就说"喜欢这凉风",但雨声打断了凉意,于是敞开衣襟坐在树荫下乘凉。亭子边有沙沙作响的竹子,烟雾中火红的石榴花像血一样鲜艳。 2. 朋友准备了丰盛的酒席:银烛照着玉盘,瓜果堆得像红雪一样。这里用"红雪"形容切开的西瓜,很形象。 3. 蝉鸣声中带着呜咽,露珠滴落,明明是夏天却感觉像秋天一样凉爽。
下片(后半部分)转向人生感慨: 1. 本想借着酒劲说说心里话,又怕说出来太伤感。这里用"鱼肠剑弯成同心结"的比喻,说英雄豪情被现实压抑,渴望结交真正的豪杰。 2. 用"刘表的儿子都成烟消云散"的典故,暗指庸碌之辈终将被历史淘汰,表达对现实的失望。 3. 最后写酒宴结束:人醉了,月亮西沉,作客他乡又听到杜鹃夜啼(杜鹃啼声在古诗中常象征哀愁),更添几分孤寂。
全词妙在: - 夏日场景写得鲜活生动,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- 从乘凉喝酒的自然过渡到人生感慨,毫不突兀 - 用"红雪"、"鱼肠剑变同心结"等新奇比喻 - 结尾的杜鹃啼声余韵悠长,把客居愁思写得含蓄深沉
本质上是通过一次夏日聚会,表达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和人生无常的感慨。
沈谦
(1620—1670)明末清初浙江仁和人,字去矜,号东江子。明诸生。少颖慧,六岁能辨四声。长益笃学,尤好为诗古文。崇祯末,为西泠十子之一。入清,以医为业。有《东江集钞》、《杂说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