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是唐朝诗人应皇帝要求而作,标题是《奉和圣制经函谷关作》。诗中的“圣制”是指皇帝写的诗,而“奉和”则是指诗人应皇帝的要求,按照皇帝诗的风格来写诗回应。
在这首诗中,诗人提到了两个著名的地名:函谷关和黄河。函谷关是一个古代的重要关隘,位于今河南省的洛阳市,是中原通往西边的重要通道。黄河则是中国的母亲河。
第一句“函谷虽云险”说虽然函谷关地势险要,但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。第二句“黄河已复清”则是说黄河的水已经变得清澈,这里的“复清”也可以理解为黄河的治理已经初见成效,水污染得到了改善。
第三句“圣心无所隔”表明了诗人认为皇帝的智慧非常高明,能够洞察一切,国家的障碍和难题都无法阻挡他。最后一句“空此置关城”则是在说,既然皇帝的心胸开阔,无所不包,那么即使有函谷关这个关隘,也只是摆设,没有实际的作用了。
整首诗通过对比函谷关的地势险要和黄河的治理情况,以及皇帝的伟大胸怀,表达了对唐代皇帝治理国家的强大信心和赞颂。这样的写作手法,既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环境变化的观察,也反映了他对皇帝治理能力的高度认可和赞扬。
张九龄
张九龄(678-740) 唐开元尚书丞相,诗人。字子寿,一名博物,汉族,韶州曲江(今广东韶关市)人。长安年间进士。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后罢相,为荆州长史。诗风清淡。有《曲江集》。他是一位有胆识、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、文学家、诗人、名相。他忠耿尽职,秉公守则,直言敢谏,选贤任能,不徇私枉法,不趋炎附势,敢与恶势力作斗争,为“开元之治”作出了积极贡献。他的五言古诗,以素练质朴的语言,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,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,贡献尤大。誉为“岭南第一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