庆清朝

草浅铺茵,波平漾曲,翠痕新上帘衣。
虚窗静俯,娱人多少清晖。
恰正侯过百六,雅游须莫负芳菲。
披襟封,嫩红稚绿,一片生机。
休道永和禊事,便舞雩风浴,人对清沂。
高情未让,素心如此应希。
餐尽野香秀色,吟魂拌与蝶俱飞。
斜阳去,更须留待,明月同归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《庆清朝》描绘了一幅春日闲适生活的美好画面,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它的魅力:

1. 春日生机跃然纸上 开篇就像用高清摄像机拍下春天:短草像绿毯铺开,平静的水面泛起微波,阳光透过帘子投下青翠的光影。诗人特意选了"嫩红稚绿"这样鲜活的词,连颜色都带着新生的稚气,让人仿佛能摸到春天毛茸茸的生机。

2. 文人雅趣的现代共鸣 诗中提到的"永和禊事"(王羲之兰亭聚会)、"舞雩风浴"(孔子与学生春游)这些典故,其实是古代版的春游打卡。诗人说这些高雅情趣现在依然值得追求,就像现代人追求"诗意栖居"的生活态度。特别是"餐尽野香秀色"这句,把欣赏春光比喻成"吃"美景,这种通感手法让体验变得具体可感。

3. 月光下的余韵悠长 结尾处理得很巧妙:太阳下山了却不急着回家,偏要等月亮出来结伴而归。这种"白加黑"的春游模式,把对春光的留恋延伸到时间维度。就像我们春游拍照直到手机没电,还想用眼睛多记录些美好。

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"活在当下"的智慧。诗人捕捉到春天最普通的细节——一片草叶、一道水纹、一缕阳光,却组合成让人心动的画面。这种对日常美的敏感力,在今天刷短视频都嫌慢的时代,反而显得格外珍贵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