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淡雅宁静的秋日水景图,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笔触,展现了秋天特有的朦胧美与闲适感。
前两句"秋光澹薄有无间,掠水斜风雨脚斑"像用淡墨晕染的画——秋日的阳光像被稀释过一样,若有若无地笼罩着水面,斜风吹着细雨,在水面留下斑驳的涟漪。这里用"有无间"形容光影的朦胧,用"雨脚斑"比喻雨点打在水面的动态,把看不见的风和光都写活了。
后两句"试向菰蒲深处望,嫩黄一点荇花闲"把镜头推向芦苇丛深处:拨开密密的菰蒲叶,突然发现一星嫩黄色的荇菜花,正悠闲地漂在水面。这个"嫩黄一点"的细节特别巧妙,就像在灰调子的水墨画上突然点了一笔明亮的颜色,顿时让整个画面生动起来。
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"偶然发现"的惊喜感。诗人没有刻意去寻找美景,而是在寻常的秋雨中,不经意间撞见了这份宁静的生机。这种对细微之美的捕捉,正是生活中最珍贵的诗意。读这首诗,仿佛能跟着诗人的视线,一起发现藏在平凡秋日里的小确幸。
郑清之
郑清之(1176—1251)南宋大臣。初名燮,字德源、文叔,别号安晚,庆元道鄞县(今浙江宁波)人。嘉泰二年进士及第。历官光禄大夫,左、右丞相,太傅,卫国公(齐国公)等。淳祐末年,元兵大举侵宋,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,未能实施,而后退仕隐居,諡忠定,著有《安晚集》六十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