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双调】寿阳曲_酒可红双颊

酒可红双颊,愁能白二毛,对樽前尽可开怀抱。天若有情天亦老,且休教少年知道。

红颜褪,绿鬓凋,酒席上渐疏了欢笑。风流近来都忘了,谁信道也曾年少?

襄王梦,神女情,多般儿酿成愁病。琵琶慢调弦上声,相思字越弹着不应。

咏李白

贵妃亲擎砚,力士脱靴,御调羹就飧不谢。醉模糊将吓蛮书便写,写着甚杨柳岸晓风残月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曲子用直白的语言描绘了人生不同阶段的心境变化,充满对青春易逝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。全篇可分为三个层次:

第一段写中年人借酒消愁的矛盾心理。开头用"酒可红双颊"与"愁能白二毛(头发)"的对比,生动展现喝酒时脸会变红,但忧愁会让人早生华发。虽然说着"对着酒杯可以放开胸怀",但紧接着"天若有情天亦老"的典故(出自李贺诗),暗示连上天都会因有情而衰老,更别说凡人。最后"别让年轻人知道"这句尤其耐人寻味,既像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,又像是成年人对青春已逝的遮掩。

第二段转到暮年回望的怅惘。用"红颜褪去、黑发凋零"的具象描写,带出酒席上欢笑减少的事实。最打动人心的句子是"谁相信我也有过年少",这种对青春流逝的难以置信,是每个中年人都会有的共鸣。"风流往事都忘了"看似洒脱,实则是岁月冲刷后的无奈。

第三段突然转入对李白故事的戏说,在沉重主题中插入幽默。描写杨贵妃端砚台、高力士脱靴子的传说,展现李白狂放不羁的形象。最有趣的是把李白写吓蛮书(外交文书)说成是醉醺醺地写了首"杨柳岸晓风残月"(化用柳永词),这种跨越时空的混搭产生了喜剧效果,也暗含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。

全篇最精彩的是把人生三个阶段(中年、老年、回顾青春)的体验,与对历史人物的调侃巧妙融合。语言看似直白,但"红颜绿鬓"的色彩对比,"少年知道"的欲言又止,"也曾年少"的反问句式,都饱含深沉的人生感悟。最后借李白故事传递的超脱心境,给全篇沉重的基调带来一丝轻松,体现了元曲雅俗共赏的特色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