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佛迹寺

莲座神容俨,松崖圣趾馀。年长金迹浅,地久石文疏。
颓华临曲磴,倾影赴前除。共嗟陵谷远,俄视化城虚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《观佛迹寺》描绘了诗人游览佛迹寺时的所见所感,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佛迹寺的古老和庄重。

首先,“莲座神容俨,松崖圣趾馀”这句描绘了佛座和佛迹的庄严,仿佛佛像端坐于莲花之上,松崖上还留有圣人的足迹,给人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觉。

接着,“年长金迹浅,地久石文疏”描述了岁月的流逝使得佛像上的金色痕迹变得淡薄,时间的侵蚀让石壁上的文字变得模糊不清。这两句诗通过对比佛迹的久远和自然界的变迁,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沧桑。

“颓华临曲磴,倾影赴前除”是诗人站在寺庙台阶上所见的景象,花瓣随着微风飘落在曲折的石阶上,佛影与树木的倒影映照在前厅的石阶上,给人一种庄严而宁静的氛围。

最后,“共嗟陵谷远,俄视化城虚”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。诗人与人共同叹息于大自然的变迁和世事无常,转眼之间,曾经辉煌的殿堂变得空虚。

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,传达了诗人对于佛迹寺的尊崇,以及对于时间流逝、世事变迁的感慨。

王勃

王勃(649或650~676或675年),唐代诗人。汉族,字子安。绛州龙门(今山西河津)人。王勃与杨炯、卢照邻、骆宾王齐名,世称“初唐四杰”,其中王勃是“初唐四杰”之首。唐高宗上元三年(676年)八月,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,不幸渡海溺水,惊悸而死。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,代表作品有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等;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,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,堪称一时之最,代表作品有《滕王阁序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