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天乐 昭君墓
登高便觉金风劲,方信塞垣秋早。
衰草横坡,乱碑斜矗,寒云刷空如扫。
鸣镝声杳。
传宁胡阏氏琵琶斜抱。
马上离情,冰弦拨尽怨中调。
处处昭君疑迹,念词客游踪,几人凭吊。
妄笔生花,杜文造意,细索不值一笑。
地临驿道。
便玉殒香消,岂容舆到。
亭障烟墩,却无人细考。
衰草横坡,乱碑斜矗,寒云刷空如扫。
鸣镝声杳。
传宁胡阏氏琵琶斜抱。
马上离情,冰弦拨尽怨中调。
处处昭君疑迹,念词客游踪,几人凭吊。
妄笔生花,杜文造意,细索不值一笑。
地临驿道。
便玉殒香消,岂容舆到。
亭障烟墩,却无人细考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是一首关于昭君墓的诗词,作者通过登高望远,感受到了秋天的金风劲吹,体会到了边塞的秋意。下面我将从诗词的内容、意境、表达手法等方面,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进行分析。
首先,诗词描绘了昭君墓的环境。作者登高后,看到墓地的景象,如衰草横坡、乱碑斜矗,以及寒云扫过天空。这里给人一种荒凉、冷清的感觉,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,留下了历史的痕迹。
接着,作者通过琵琶声引出了昭君的故事。传说中的宁胡阏氏琵琶斜抱,仿佛能听到那琵琶声中的离情别绪,感受到昭君在异乡的不易。这引发了作者对昭君命运的感慨,表达了对这位古代美女的同情和敬佩。
然后,作者提到自己作为一个词客,来到昭君墓前凭吊。这里有许多关于昭君的传说和故事,但究竟哪些是真实的呢?作者表示自己对那些凭空想象、胡乱编造的故事一笑置之,更强调对历史真相的追求。
此外,作者还提到了昭君墓所处的地理位置。虽然这里交通便利,很多人来到这里,但真正了解昭君故事的人并不多。即使有些人来到这里,也只是走走形式,没有深入思考和理解。这让作者对人们的肤浅和浮躁感到担忧。
最后,作者通过对亭障烟墩的描绘,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。虽然昭君墓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遗迹,但现在却没有人去细细考察和研究,这让人遗憾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词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感慨,展现了昭君墓的历史和文化价值,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真实历史的追求。同时,也反映了作者对人们对待历史遗迹的肤浅和浮躁的担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