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充满野趣的山间徒步,语言清新自然,读起来像跟着诗人的脚步一起爬山。
出发与攀登 开头两句简单交代行程:清晨从城北出发,朝着云雾缭绕的山脚走去。"健屐攀葛藤"生动刻画了登山场景——穿着结实的木鞋,拽着藤蔓攀爬,有种原始而真实的野趣。
山顶的感官盛宴 登顶后,诗人用声音和画面营造出山林的生机:隔着山涧听到泉水叮咚,老树上猫头鹰(栖鹘)的叫声更添幽静。随手捡起松花(松树的花粉或松果),用山泉水煮茶,这种随性而雅致的生活情趣跃然纸上。
归途的余韵 下山时诗人租了头慢驴(蹇驴),晃晃悠悠看着夕阳洒满山谷。这个结尾没有直接抒情,但"夕阳满空谷"的壮美画面,让人感受到他对自然之美的沉醉和徒步后的满足感。
诗的魅力所在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,像一篇简练的游记日记。诗人通过攀爬、听泉、煮茶、骑驴这些具体动作,让读者身临其境体会到山行的乐趣。尤其"拾松花""煮山泉"的细节,传递出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朴素的生活美学,这种闲适心境对忙碌的现代人尤其有吸引力。
敦诚
(1734—1791)清宗室,字敬亭,号松堂。阿济格后裔。敦敏弟。曹雪芹知友,所著《四松堂集》为研究曹雪芹生平重要资料。另有《鹪鹩庵笔麈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