度泗水望曲阜

汶上昨日见,泗水今午涉。
其广数十丈,深尺度车辙。
岸沙广浩浩,当上泗涨汐。
人可负戴度,小水何足说。
所贵近圣居,喜容动眉睫。
翘首见峄山,峰势犹巀孽。
岂必山水佳,童时耳闻热。
爱屋及其鸟,况先圣过迹。
昔将到鸡足,想瞿昙行乞。
后望伯利恒,想基督游历。
况在洙泗间,夫子日行役。
车马前扬尘,尚想周流迹。
渐瞻曲阜城,日射黄瓦眷。
子怀三十年,今始慰望极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旅途中经过泗水、曲阜一带时的所见所感,表达了对孔子和儒家文化的敬仰之情。

开头几句写实景:昨天刚经过汶上,今天中午又渡过泗水。泗水有几十丈宽,水深大概能淹没车轮,岸边是广阔的沙滩。虽然水不大,但作者心情激动,因为这里靠近孔子的故乡。抬头看见峄山,山峰高耸,虽然不是特别美的山水,但因为和孔子有关,所以觉得格外亲切。

接下来作者用"爱屋及乌"的比喻,说明因为敬爱孔子,连他走过的地方都觉得珍贵。又用佛教圣地鸡足山、基督教圣地伯利恒作对比,强调洙泗一带是孔子当年周游列国经常活动的地方,更值得敬仰。

最后写渐渐看到曲阜城,阳光下黄色的屋瓦闪闪发光。作者说自己向往这里已经三十年,今天终于亲眼见到,实现了长久的心愿。

全诗语言朴实,通过描写寻常的渡河、看山等经历,把对孔子的崇敬之情自然流露出来。作者善于用对比手法(和其他宗教圣地对比)和细节描写(黄瓦、扬尘等),让抽象的文化情怀变得具体可感。最打动人的是那种"圆梦"的喜悦——经过三十年的向往,终于来到圣人之地的激动心情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