哨遍
比来心若死灰,风吹不起,閒读周易,遣此残生。
偶忆坡翁此调,因效其体,聊写吾忧。
易大传云:“中心疑者,其辞枝”,殆我之谓乎?
动静有常,天地广生,大始初成矣。
刚与柔,交互衍精微。
察乾坤阴阳之理。
悟复迷,还凭四营推断,贤愚各已素其位。
嗟望道难行,研几未省,灯前空恨神昧。
问古今谁是更谁非,演卦象屯蒙转添疑。
龙战郊原,鬼载轩车,渺焉百世。
嘻,吾愿长违。
所求形下终为器。
身遁元不闷,邀同人共商兑。
但屈以求伸,变而致用,戋戋束帛丘园贲。
扪窈窕秋星,玲珑夜月,从知山泽通气。
盼巽风起处万物齐,奈往蹇来连我安归。
自含章、岂关王事。
虚舟轻泛江海,漫品豚鱼味。
慨夫贞观贞明渐杳,举国中孚尽弃。
负涂群豕总乖睽。
且回头、正道重履。
偶忆坡翁此调,因效其体,聊写吾忧。
易大传云:“中心疑者,其辞枝”,殆我之谓乎?
动静有常,天地广生,大始初成矣。
刚与柔,交互衍精微。
察乾坤阴阳之理。
悟复迷,还凭四营推断,贤愚各已素其位。
嗟望道难行,研几未省,灯前空恨神昧。
问古今谁是更谁非,演卦象屯蒙转添疑。
龙战郊原,鬼载轩车,渺焉百世。
嘻,吾愿长违。
所求形下终为器。
身遁元不闷,邀同人共商兑。
但屈以求伸,变而致用,戋戋束帛丘园贲。
扪窈窕秋星,玲珑夜月,从知山泽通气。
盼巽风起处万物齐,奈往蹇来连我安归。
自含章、岂关王事。
虚舟轻泛江海,漫品豚鱼味。
慨夫贞观贞明渐杳,举国中孚尽弃。
负涂群豕总乖睽。
且回头、正道重履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《哨遍》是一位心灰意冷的读书人借《周易》哲理抒发人生困惑的作品,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:
一、核心情绪——迷茫与挣扎 作者开篇就用"心若死灰"形容自己的状态,像烧完的灰烬一样失去热情。他读《周易》不是为了治学,而是为了"遣此残生",打发剩余的人生。这种颓丧中又带着不甘,就像他说的"问古今谁是更谁非",体现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怀疑。
二、周易哲理的运用 全篇巧妙化用《周易》概念: 1. 用"刚柔交互"讲矛盾共存,用"龙战郊原"喻激烈冲突,暗示现实世界的复杂 2. "屈以求伸"出自《周易》"尺蠖之屈,以求信(伸)也",说暂时忍耐是为发展 3. "虚舟轻泛"用空船比喻超脱心态,但结尾"正道重履"又表示仍要回归现实
三、现代人也能共鸣的困境 1. 知识焦虑:读了很多书(研几未省),却越读越困惑(演卦添疑) 2. 理想失落:明白很多道理(悟复迷),但现实难以践行(望道难行) 3. 时代忧虑:感到社会道德滑坡(贞观渐杳),像看到满街野猪乱跑(负涂群豕)的荒诞
最打动人的是最后"且回头、正道重履"——虽然看透世间荒谬,仍选择回归正途。这种明知艰难仍坚持的清醒,让这首充满典故的古词有了现代生命力。就像今天很多人一边吐槽"内卷",一边继续认真生活,本质上都是对现实的清醒认知与倔强坚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