塞下曲四首
玉帛朝回望帝乡,乌孙归去不称王。
天涯静处无征战,兵气销为日月光。
北海阴风动地来,明君祠上望龙堆。
髑髅皆是长城卒,日暮沙场飞作灰。
龙斗雌雄势已分,山崩鬼哭恨将军。
黄河直北千馀里,冤气苍茫成黑云。
因嫁单于怨在边,蛾眉万古葬胡天。
汉家此去三千里,青冢常无草木烟。
天涯静处无征战,兵气销为日月光。
北海阴风动地来,明君祠上望龙堆。
髑髅皆是长城卒,日暮沙场飞作灰。
龙斗雌雄势已分,山崩鬼哭恨将军。
黄河直北千馀里,冤气苍茫成黑云。
因嫁单于怨在边,蛾眉万古葬胡天。
汉家此去三千里,青冢常无草木烟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景象和战争的影响,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牺牲者的哀悼。
首先,诗人提到“玉帛朝回望帝乡,乌孙归去不称王”,这里说的是和平使者带着礼物回到朝廷,而归来的乌孙人不再称王。这反映了和平的愿望和对战争的厌恶。
接着,“天涯静处无征战,兵气销为日月光”,诗人希望边塞能够永久和平,战争的气息消失,留下的只有宁静和光明。这里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。
然而,诗中也透露出战争的残酷。比如,“北海阴风动地来,明君祠上望龙堆。髑髅皆是长城卒,日暮沙场飞作灰”,描绘了边塞的阴冷和战争留下的惨状,士兵们的尸骨成了长城的见证,日暮时分沙场上飞舞的灰烬象征着生命的消逝。
“龙斗雌雄势已分,山崩鬼哭恨将军”,这里用龙斗的比喻形容战争的激烈,山崩鬼哭则表现了战争的惨烈和将军们的无奈。
“黄河直北千馀里,冤气苍茫成黑云”,黄河以北千里之地充满了冤气和怨气,形成了一片苍茫的黑云,这反映了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。
“因嫁单于怨在边,蛾眉万古葬胡天”,诗人提到因为和亲政策,许多女子被迫嫁给单于,她们的怨恨永远留在了边疆,美丽的蛾眉女子最终葬身胡天,这里既有对牺牲者的同情,也有对政策的反思。
最后,“汉家此去三千里,青冢常无草木烟”,诗人说汉人远征三千里,留下的青冢常年无人照料,草木不生,这表达了对远征将士的怀念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战争和牺牲者的描绘,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,对战争的厌恶,以及对牺牲者的深切哀悼。
常建
常建(708-765),唐代诗人,字号不详,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,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,长仕宦不得意,来往山水名胜,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。后移家隐居鄂渚。大历中,曾任盱眙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