舜日谐鼗响,尧年韵土声。
向楼疑吹击,震谷似雷惊。
仙鹤排门起,灵鼍带水鸣。
乐云行已奏,礼曰冀相成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是一首以鼓为主题的诗词。让我们逐句分析:

1. “舜日谐鼗响”:这里的“舜日”可能是在形容一个和平、繁荣的时代,而“鼗响”则是鼓声。这句诗描述了在这个时代,鼓声和谐响起。 2. “尧年韵土声”:尧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明君。“韵土声”可能是指鼓声与大地、自然融为一体,形成美妙的旋律。 3. “向楼疑吹击”:这句话描述的是鼓声传到楼前,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吹击,给人一种鼓声非常响亮和动人的感觉。 4. “震谷似雷惊”: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鼓声的震撼力,强烈到像雷声一样可以震动山谷。 5. “仙鹤排门起”:仙鹤在古代是吉祥的象征,这句诗可能是在描述鼓声响起时,仙鹤似乎被唤醒,排列起来。 6. “灵鼍带水鸣”:灵鼍可能是指水中的怪兽或神物。这句诗描述的是鼓声在水中响起,仿佛灵鼍在带着水一起发出声音。 7. “乐云行已奏”:这句诗可能是在描述鼓乐如同云彩在天空中演奏,给人一种高远、辽阔的感觉。 8. “礼曰冀相成”:这里的“礼”可能指的是礼仪、文化,“冀”是希望的意思。整句话可能是在说,鼓声是礼仪的一部分,希望通过鼓声传达出某种愿望或期待。

整体来看,这首诗词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,展现了鼓声的魅力和深远影响。它不仅仅是一种乐器,更是文化、自然和情感的结合,传达出诗人对和平、繁荣时代的向往和期待。这样的描述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,感受到鼓声的震撼和美丽。

李峤

李峤(644~713) ,唐代诗人。字巨山。赵州赞皇(今属河北)人。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。他前与王勃、杨炯相接,又和杜审言、崔融、苏味道并称“文章四友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