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宫春 纯甫生朝,且有弄璋之喜,赋此以贺

公子归来,笑平生湖海,豪气依然。
黄金散尽,落魄谁识当年。
世閒底物,解挽回、镜里朱颜。
人共道,愁须殢酒,几回推向尊前。
闻说梦熊初兆,喜一枝慰眼,岁晚流连。
蟠桃会须结子,运偶三千。
诗书旧业,要他时、分付青毡。
□□□、庭阶照映,卧看玉树芝兰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词通过描述一个公子的故事,表达了对他的生辰和喜事的祝贺。下面我来聊聊这首词的主要内容和情感。

首先,词的开头提到这位公子归来,尽管他曾经胸怀大志,游历四方,但回到故乡后,他仍然保持着那份豪迈的气概,这让人感觉他虽历经沧桑,但本色不改。

接着,词中提到他的财富已经散尽,但这种散尽并非是贫困潦倒,而是他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所做出的选择。这样的生活方式在当时的人们看来,或许是一种“落魄”,但词人认为,真正了解他的人会明白,这种境界更显高贵。

词的下半部分,词人转向了对公子家事的祝福。这里提到一个“弄璋之喜”,也就是孩子出生,特别是儿子的诞生,是家族的大喜事。诗中还提到“梦熊初兆”,这是古人对儿子出生的一种美好祝愿,意指希望孩子将来像“熊”一样有英雄的品质。

词中还有“蟠桃会须结子,运偶三千”,这里借用了神话故事中的蟠桃作为象征,表达了对家族繁荣昌盛、代代相传的美好愿望。后面提到“诗书旧业,要他时、分付青毡”,是指希望这位公子能够把家族的传统和文化的传承下去,交给下一代。

最后一句“□□□、庭阶照映,卧看玉树芝兰”描绘了一幅家族和睦、人才辈出的美好景象。这里的“玉树芝兰”用来比喻有才华的孩子,希望公子的家庭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。

整个词通过对公子生辰和家庭喜事的描述,表达了对他的祝贺和对家族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。整首词语言优美,情感丰富,既有豪放的一面,也有温馨的家庭情感,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生成就和家庭幸福的向往。

段克己

段克己(1196~1254)金代文学家。字复之,号遁庵,别号菊庄。绛州稷山(今山西稷山)人。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,赵秉文目之为“二妙”,大书“双飞”二字名其居里。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,但入仕无门,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。金亡,避乱龙门山中(今山西河津黄河边),时人赞为“儒林标榜”。蒙古汗国时期,与友人遨游山水,结社赋诗,自得其乐。元宪宗四年卒,年五十九。工于词曲,有《遁斋乐府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