鼋头渚
鼋头瞰湖渚,奇异羡由昨。
流目形维肖,急溜交磢错。
岁久石半穿,沙痕知水落。
一磴一乾坤,历艰兴逾乐。
东南得峭壁,外垂忽崩削。
险绝趾难任,根悬土未著。
手扪足屡膝,乍前还复却。
夕阳射波光,倒影芙蓉幕。
我行如泛虚,动摇神惊愕。
青螺七十二,隐见浮杯勺。
长啸招鸱夷,乘风跨白鹤。
流目形维肖,急溜交磢错。
岁久石半穿,沙痕知水落。
一磴一乾坤,历艰兴逾乐。
东南得峭壁,外垂忽崩削。
险绝趾难任,根悬土未著。
手扪足屡膝,乍前还复却。
夕阳射波光,倒影芙蓉幕。
我行如泛虚,动摇神惊愕。
青螺七十二,隐见浮杯勺。
长啸招鸱夷,乘风跨白鹤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《鼋头渚》描绘了作者游览太湖鼋头渚时的惊险体验和奇幻感受,全诗充满动感与画面感。
开篇用"鼋头瞰湖渚"点明地点——像巨龟脑袋般伸入湖中的半岛。作者惊叹这里景色的奇特,岩石形状栩栩如生,湍急的水流在石缝间冲刷交错。通过"岁久石半穿"等句,我们看到被湖水经年累月冲刷的岩石,以及水位下降后留下的沙痕。
中段生动记录了攀爬的惊险过程:每级石阶都像打开新世界,越是艰险越兴奋。来到东南面的峭壁时,地形突然变得险峻——岩石像要崩塌,脚下悬空无处着力。作者手脚并用、战战兢兢前行的样子如在眼前,这种身临其境的描写让读者也跟着紧张起来。
后段笔锋一转,夕阳下的湖面波光粼粼,倒影如芙蓉帐般绚丽。作者恍惚觉得自己漂浮在水光中,心神震撼。远处七十二峰(青螺)若隐若现,像漂浮在酒杯中的小岛。最后突发奇想,呼唤古代隐士范蠡(鸱夷子皮),幻想乘白鹤飞越这片仙境。
全诗妙在将实景与幻想交融:前半段是真实的攀岩体验,后半段转入光影迷离的梦幻境界。通过"手扪足屡膝"等细节让惊险感扑面而来,又用"倒影芙蓉幕"等比喻营造出空灵之美。最精彩的是结尾的浪漫想象,把一次普通的登山变成了与古人对话的神奇之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