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长沙裴侍郎

此身虽贱道长存,非谒朱门谒孔门。
秪望至公将卷读,不求朝士致书论。
垂纶雨结渔乡思,吹木风传雁夜魂。
男子受恩须有地,平生不受等闲恩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讲的是一个读书人的骨气和追求。诗人虽然身份低微,但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,不去巴结权贵,而是堂堂正正地拜师求学。

前四句是诗人的自我表白:我虽然是个小人物,但做人的原则不会变。我不去拍达官贵人的马屁,只愿凭真才实学打动考官。希望您能公正地评判我的文章,我不需要靠走后门托关系。

后四句用两个生动的画面表达心境:雨中垂钓的场景勾起对渔村生活的思念,秋风吹落树叶的声音像大雁夜啼,这两个画面透露出诗人清贫自守的生活状态。最后两句是掷地有声的宣言:真正的男子汉接受恩惠要光明正大,我绝不随便接受施舍般的恩情。

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"穷得有骨气"的精神。诗人把读书人的清高、倔强和自尊写得特别生动,就像在说:"我可以穷,但不能没有尊严"。这种不卑不亢的态度,配上渔村、秋雁这些富有画面感的意象,让整首诗既有气节又充满诗意。

杜荀鹤

杜荀鹤(846~904),唐代诗人。字彦之,号九华山人。汉族,池州石埭(今安徽石台)人。大顺进士,以诗名,自成一家,尤长于宫词。大顺二年,第一人擢第,复还旧山。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,朱全忠厚遇之,表授翰林学士、主客员外郎、知制诰。恃势侮易缙绅,众怒,欲杀之而未及。天祐初卒。自序其文为《唐风集》十卷,今编诗三卷。事迹见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、何光远《鉴诫录》、《旧五代史·梁书》本传、《唐诗纪事》及《唐才子传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