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夜吟

清夜沉沉漏将换,东方月高银河淡。
美人调筝促金雁,清歌一曲行云断。
四座宾客不肯散,时时顾影流清盼。
主人更催着舞衣,氍毹花乱银烛辉。
腰支拂地鸾孤飞,钟漏残尽未忍归。
问言乃知窦氏女,昔日掌中今是非?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《清夜吟》描绘了一幅古代夜晚宴会上的生动场景。让我们一步步拆解这首诗,看看它描绘了什么以及为什么美丽。

夜幕降临

起首“清夜沉沉漏将换”,描述的是一片宁静的夜晚,时间缓缓流逝。随着时间的变化,东方的月亮已经高挂,银河显得比较淡薄,表明夜晚已经过去了一大半。

美人弹筝唱歌

“美人调筝促金雁,清歌一曲行云断”。这时候,一位美丽的女子正在弹奏筝,她的歌声美妙,仿佛能震动云层,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优美的画卷中。这里的“金雁”指筝上装饰的金色雁形徽饰,增加了画面的美感。

宴会氛围

“四座宾客不肯散,时时顾影流清盼”,周围的客人被这美丽的乐曲吸引,不愿离去,频频侧目欣赏女子的风采和容貌。

主人催促

“主人更催着舞衣,氍毹花乱银烛辉”,主人催促客人起身起舞,这些客人换上华丽的舞衣,在灯光的映照下,显得光彩夺目。这里的“氍毹”是一种地毯,增加了一种华贵的气氛。

舞蹈

“腰支拂地鸾孤飞”,描述女子翩翩起舞的样子,她的身体仿佛在地毯上轻轻拂过,如同一只孤独飞翔的凤凰,展现了舞姿的优美。

告别与感慨

“钟漏残尽未忍归”,宴会上虽然时间已晚,但大家仍舍不得离开。最后,“问言乃知窦氏女,昔日掌中今是非?”通过提问的方式,揭示了这位女子的身份,她曾是皇上掌中的宠妃,但如今已不再是。

整体诗意

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夜晚的宴会场景,展示了美女的风采、宴会的盛况,以及女子身份的巨大变化,反映了世事无常的主题。诗中的画面感很强,让人仿佛能身临其境地感受那个夜晚的华美与哀愁。

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古代宴会的盛景,还通过女子身份的变化表达了世事多变的感慨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

左国玑

河南开封人,字舜齐。能书,善诗赋,名动一时。而年近四十,始中举。有《一元集》。

0